库存商品的毛利率方法和售价计算方法
[指南]:除了对商品流通公司的库存产品进行会计处理外,毛利方法和售价金额计算算法还可以用于日常会计处理。
除了对商品流通公司的库存产品进行会计处理外,毛利方法和售价金额计算算法还可以用于日常会计处理。
(1)毛利率方法。毛利率方法是根据当期净销售额乘以前一时期的实际(或计划)毛利率来计算当期毛利率。期限,然后计算已发出的库存成本和期限的结束。
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毛利润/净销售额×100%
净销售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收益和折扣
销售毛利润=净销售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收入–销售毛利润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前采购成本-当前销售成本
此方法通常由商品流通公司(尤其是商业批发公司)用来计算当期销售的商品成本和期末的库存成本。商品流通公司处理各种各样的商品。如果按类别计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将大大增加。此外,一般而言,商品流通公司的类似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使用这种库存评估方法可以减少工作量。数量也可以满足库存管理的需求。
[示例]一家购物中心在2007年4月1日的针织服装库存为1800万元人民币,本月购买了3000万元人民币。本月的销售收入为3400万元,上一季度此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5%。本月销售商品的成本和月末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如下:本月销售收入= 34(万元)毛利润= 3400×25%= 850(万元)本月成本= 3400-850 = 2550(万元))库存商品成本= 1800 + 3000-2550 = 2250(万元)
(2)销售价格的计算。销售价格的计算和该计算意味着商品的购买,加工和销售以销售价格记录。销售价格和购买之间的差额价格通过“商品买卖差额”进行会计核算,这是一种计算买卖价格差额和应在当期末为当期已售商品分配的买卖差价的方法。期间,并调整当期销售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商品买卖价格差率=(期初库存商品的买卖差额+本期商品的买卖差额)/(当期商品价格)期初存货+本期购买商品价格×100%
当期应分配用于商品销售的商品购销差额=当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购销差额率
当期销货成本=当期销货收入-当期销货差价
期末余额中的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购买成本+本期所购商品的购买成本-所售商品的成本在当前期间
公司商品买卖之间的价格差异在各个时期之间是相对平衡的。因此,上一期的买卖价差也可以用来计算本期的价差。在年底,应验证并调整商品购买和销售之间的差额。
对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公司(例如百货商店,超市等),由于产品类型,品种,规格等种类繁多,并且要求标明产品零售价,很难使用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来结转。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
[示例] 2007年7月初,在购物中心购买库存商品的成本为100万元人民币,总销售价格为110万元人民币。本月购买商品的购买成本为75万元,总售价为90万元,本月的销售收入为120万元。计算如下:
商品买卖价格差=(10 + 15)/(110 + 90)×100%= 12.5%)
已售商品之间应分担的商品购销差额= 120×12.5%= 15(万元)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