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何确定非应税收入?
[指南]:公司如何确定非应税收入?纳税人获得非应税收入有什么好处?这是促使公司选择适用政策的起点。基本的理解是,非应税收入不征税。公司在损益表中有收入。剪出来...
公司如何确定非应税收入?纳税人获得非应税收入有什么好处?这是促使公司选择适用政策的起点。基本的理解是,非应税收入不征税。公司在损益表中有收入。除外,但是与此相关的任何相应支出都不能在税前扣除。因此,总的来说,纳税人的利益是资金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在获得资金时就计入收入,而支出则是逐步支付的。因此,税收资金将首先被占用。基于此,我们选择的原因是确定非应税收入。
我相信每个人都熟悉非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可以扣除与免税收入相对应的费用,例如股息和股息免税收入。它不影响所产生的投资费用的扣除,以及国债利息收入的免税,不影响资本支出的成本,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那么,公司如何确定非应税收入?
财税[2011] 70号[1]定义了满足非应税收入的三个条件:(重要)
企业应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取得的财政资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视为非应税收入,但下列情况除外:同时满足条件从总收入中减去:
(1)企业可以提供指定资金用途的资金拨款文件;
(2)分配资金的财务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对资金有特定的资金管理方法或特定的管理要求;
(3)企业分别核算资金和资金产生的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2]进一步明确,企业取得的应税所得应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处理该税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关于专项财政资金的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以下简称“通知”)。未能按照《通知》进行管理的,将其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入公司应税所得,并依法缴纳公司所得税。
看到这一点,我们知道非应税收入必须有三件事。前两个由拨款部门提供,后者是公司会计的要求。据估计,别人提供的钱也有名字。这不是“盲目付款”,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出于特定目的对其进行“讨论”,但有时人们会将资金管理方法和拨款文件放在一起。只要有明确说明,就不必发出两个文件。只能确定一个文件满足条件。
但是,目前,在税收征收和管理中,没有要求说明需要采取什么程序来确定非应税收入的程序。这是纳税人自己的判断,纳税调整数据的计算以及年度结算和结算。
分析非应税收入的有利因素:
如果一家公司搬到开发区,发现开发区有“大来源”,那么未来的税收来源可能就不小了,因此将拨出1亿元用于实地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不符合规定的,不征税。对于收入情况,必须先缴纳亿元的25%的所得税(假设税率为25%),但要计提折旧等费用。是未来的事情,不符合成本效益,所以我现在不想花,将来也不会扣除折旧。成本,至少这笔资金的价值是巨大的。
请注意,这只是传统的思维方式,即存钱的问题,但并非总是如此。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继续进行讨论。
享受非应税收入的待遇有哪些限制?
税法对非应税收入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支出相应的非应税收入时,相应的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二是应税收入应在获得Endless后的60个月内用完,并应计入收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由非应税收入构成的支出。对于由支出构成的资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计算的折旧和摊销。
企业将符合财税[2011] 70号文件第1条规定的条件的财政资金作为应税收入,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也未归还向财政部门或其他部门分配资金的政府部门部分应计入获得资金的第六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应纳税所得额中包括的财政资金支出。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