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什么是换汇成本?换汇成本怎么算?

2022-05-31 14:19:34深圳会计培训

什么是换汇成本?

换汇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需多少元本国货币(人民币)成本。换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币的“出口总成本”可换回单位外币的“净收入外汇”。

  公式

  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币)其中,出口外汇净收入为FOB净收入(扣除佣金、运保费等劳务费用后的外汇净收入)。

  一般在实际操作中用下面公式 换汇成本=不含税金额*(1+增值税率-退税税率)/报关金额。

用途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换汇成本与出口总成本成正比,与外汇净收入成反比。利用这一关系,换汇成本常用于考核出口商品的经营成果,主要作用为:

  (1)通过不同种类出口商品换汇成本高低的比较,作为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和¨扭亏增盈"的依据之一。

  (2)同一种类的出口商品,比较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换汇成本的高低,作为选择出口市场的依据之一。

  (3)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公司,出口同一种类商品的换汇成本的高低,找出差距,挖掘潜力,改善经营管理。

  (4)同一种类出口商品,比较不同时期的同期换汇成本,以便比较换汇成本的增减情况。

  换汇成本过低的原因是企业购进原材料的价格过低,而售价高,盈利过多。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厂所需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净收入(美元)。

  人民币总成本包括:收购商品成本运费,保险费,银行费用,综合资用等,经扣除出口退税金额(如果出口商品属于退税补贴商品〕后的人民币总支出。

换汇成本怎么算?

  计算公式为: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厂所需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净收入(美元)。

  延展阅读:

  换汇成本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指:

  商品出口净收入每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币总成本,即用多少人民币换回一美元。

  计算公式为: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厂所需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净收入(美元)。

  人民币总成本包括:收购商品成本运费,保险费,银行费用,综合资用等,待会出口退税金额(如果出口商品属于退税补贴商品〕后的人民币总支出。

  出口销售美元净收入:外销商品的美元收入减去国外银行费用,给客户的佣金折扣等费用后的美元净收入。

  简化一点是:

  换汇成本=购进货物的计税价格*(1+法定征税率-出口退税率)/出口FOB价

  例如:换汇成本=购进货物的计税价格*(1+17%-13%)/出口FOB价

  再简单点讲,进货的不含税金额/出口金额的FOB价格

  大体意思是换汇成本越高赔得越多,换汇成本越低赚的越多。

  假设:

  你的换汇成本是1,那个就是说你购货金额(不含税)价格是人民币1元,而出口卖出价格是1美元,按现行汇率6.84计算,你赚了5.84元。

  如果换汇成本是5的话,你购货金额(不含税)价格是人民币5元,而出口卖出价格是1美元,也就是赚了1.84元。

  如果你的换汇成本超过了6.84,那就是赔钱了。

  通常换汇成本低税务局是不会管的,因为你赚钱了,只要及时足额交税(所得税)就行了。但是如果换汇成本过高税务局就会提出质疑,即你在申报退税的时候,税务局的审核系统会报警,那么你就需要填写审批表了,这个审批表税务局会给你提供,主要是要你做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会赔钱,其实你只要整票赚钱,这个就比较好解释了,即可以说在保证整体利润的情况下,个别商品进行了价格优惠,虽然赔了一点,但是提高了订单量,整体式盈利的。

  关于换汇成本,以前的合理界限为5.00-8.00,那是因为在2006年7月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例基本都是8.264:1,所以上限是8,保持一点盈利,后来人民币升值,到现在比例大概是6.84:1,这个8的上限已经不再适合原界限,再申报退税的时候应重新考虑合理上限的问题。

  换汇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亏情况是考察出口企业有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衡量的标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如果换汇成本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则该商品的出口为亏损,虽然有创汇,但出口本身却无经济效益,换汇成本越高,亏损越大。因此,要避免亏损,必须准确测算换汇成本。

国际贸易的换汇成本和盈亏率的计算?

  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币),其中,出口外汇净收入为FOB净收入(扣除佣金、运保费等劳务费用后的外汇净收入)。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 。

  换汇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需多少元本国货币(人民币)成本。换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币的"出口总成本"可换回单位外币的"净收入外汇"。换汇成本控制在5至8间,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外汇牌价,出口为亏损,反之则为盈利。

  换汇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亏情况是考察出口企业有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衡量的标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如果换汇成本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则该商品的出口为亏损,虽然有创汇,但出口本身却无经济效益,换汇成本越高,亏损越大。因此,要避免亏损,必须准确测算换汇成本。

  外贸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退税部门将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数据经过审核系统审核后,经常会出现换汇成本过高或过低的疑点,退税人员在审核调整疑点时,核实换汇成本高于合理上限或低于合理下限的原因多种多样,出口企业办税或业务人员感到审核系统计算的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和出口企业自己计算的换汇成本不完全一致。因此退税人员在核实换汇成本的高或低时或企业办税人员在配合退税人员核实疑点的原因之前,必须从财务和业务的角度真正了解购进货物的成本、所发生的费用、出口退税的换汇成本、出口企业的换汇成本、外汇牌价等之间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基础常识理解,才能对各种情况的疑点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换汇成本合理范围有哪些?

  换汇成本合理范围控制在5至8间,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外汇牌价,出口为亏损,反之则为盈利。换汇成本高于上限需要写换汇成本说明。通常如果一张报关单上有多项不同商品均共用一个HS编码,则会造成换汇成本高的情况。这时只要根据出口退税审核系统换汇成本计算公式,计算每一项商品的换汇成本就可以.

  1. 换汇成本的计算: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厂所需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净收入(外币);

  2. 换汇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换回一单位外汇需多少元本国货币(人民币)成本。换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币的“出口总成本”可换回单位外币的“净收入外汇”。

  拓展资料:

  1.出口退税审核系统换汇成本计算公式:

  出口退税明细申报表中同一关联号项下同一商品代码下每笔出口的换汇成本=[计税金额+计税金额×(征税率-退税率)-应退消费税]÷美元出口额。 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将不同价值,不同规格的出口商品混合使用统一商品码核算的,经核实无误,不作调整; 出口企业申报退税时,出口或进货数量、金额及商品代码填报错误的,应用调整法冲回后录入正确数据; 出口商品的出口或进货价格异常的, 注意,换汇成本不是每一条业务都计算的,只是在单条换汇成本偏高的时候,才计算整张报关单的换汇成本,只要整单在合理范围内就行了。

  2.需要解释几个概念:

  计税金额:为不含税价格。它是企业购进产品的不含税成本,计税金额×(征税率-退税率):因我国很多产品不实行征多少退多少的政策,征退税差的部分需要出口企业来负担。应退消费税:消费税实行的价内税,征多少退多少,所以出口企业不需负担此项税收。美元出口额:美元出口额为FOB价,如果成交方式为 CIF或其他,应折成 FOB,是换汇成本监测的重要参考数据,企业应仔细录入。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