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退税可以理解为提前将企业现在不能抵扣、以后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全额返还给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业务,应设置“留抵退税收入”科目。
增值税退税的分录,会计。
1、在计算税收抵免额时应考虑:
借:应采取税收抵免和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留税退税)
2.收到免税额退税后: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应采取税收抵免和退税。
退还的增值税额的会计处理,进项税额反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如果该科目已结转至“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应交税费-未付增值税
增量免税额的退还计算公式:允许退还的增量免税额=增量免税额投入构成比60。
留抵退税又称增值税退税优惠,是指现在不能抵扣、以后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提前全额退还。
退税概述
退税是将未完成的增值税税款退还给纳税人。增值税采用链式抵扣机制,应纳税额为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中,销项税是指根据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增值税;进项税是指购买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当进项税超过销项税时,未抵扣的进项税应转为退税。
留抵退税形成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变化,如原材料和存货的集中采购、销售不完全、投资期内无收益等。另外,如果同时有多个税种,销售的适用税率低于进项税,就会产生退税。
如何处理免税额
一般来说,免税额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允许纳税人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当期申请退税。同时,允许退税的国家或地区也会相应设置更严格的退税条件,如免税额必须达到一定金额;一年或一段时间只能申请一次退税;只允许某些行业申请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