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核算的对象。信用减值损失主要核算资产的减值。根据shuminghao 123 @ https://www.zhucesz.com/(2017)的应用指南,资产减值准备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进行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进行资产减值损失核算。
【】
信用减值损失是一个会计科目,是指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所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的科目是坏账准备。
简介: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的科目是坏账准备。企业之所以造成信用减值损失,是因为买方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导致企业遭受的损失。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方:信用减值损失,
贷款: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时,一般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计提坏账准备,那么与资产减值损失有区别吗?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的区别: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核算的对象。信用减值损失主要核算资产的减值。根据shuminghao 123 @ https://www.zhucesz.com/(2017)的应用指南,资产减值准备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进行核算。因此,《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实施后,企业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仍进行资产减值损失核算。
信用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
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坏账准备。
贷款:坏账准备
坏账发生时:
借方: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等。
收回已确认的坏账,核销应收账款。
取消坏账:
借方:应收账款等。
贷款:坏账准备
恢复帐户: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应收账款等资产减值损失从未变更为信用减值损失。如果资产发生减值,则使用信用减值损失,如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应收账款、贷款等。资产以外的资产发生减值的,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成本模式等投资性房地产的信用减值损失为损益科目,借记损失,贷记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反映的情况一致,但对应事项不同。应收款项减值对应信用减值损失,存货和固定资产减值对应资产减值损失。
期末,资产减值损失余额应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扩展数据:
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因买方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遭受的损失。
根据shuminghao 123 @ https://www.zhucesz.com/(2017)应用指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导致的预计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实施后,企业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如果预计信用损失大于工具当期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企业应当将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根据工具的类别,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工具确认和计量》(国办发〔2017〕22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工具确认和计量》(国办发〔2017〕7号)的有关规定,合同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按照拟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转回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