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会计人员在年末遇到需要结转的情况时,通常会将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利润等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年末结转的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处理?
年末结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会计人员在年末遇到企业需要结转的情况时,通常会将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利润等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年末结转的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处理?
年末结转的会计分录
1.在结转收入的情况下: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营业收入
非营业收入
贷款:本年利润
2.在结转成本、费用和税款的情况下: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非业务支出
所得税费用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的范围主要是除特别规定外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处理。
3.如果结转投资收益:
(1)如果是净收入:
借:投资收益
贷款:本年利润
(2)在净亏损的情况下: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投资收益
4、年度结转利润分配,本年收支相抵后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方: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今年的利润是多少?
本年利润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年度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贷款人注册企业当期实现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入、“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借款人当期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净亏损)、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在该会计方法下,各种损益科目的余额需要在每月末结转至“本年利润”。结转后,当年利润不需结转,年末将当年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科目是汇总科目,收入、成本、费用等损益科目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根据损益类科目结转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关账法和报表关账法。在该会计方法下,每月月底需要编制转账凭证,将账户上计算的各种损益账户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本年利润”账户的当月余额反映企业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损失。在该会计方法下,损益账户需要在每个会计年度结转12次,每月结转一次。在报表法下,每个损益科目不需要在每个月末结转到“本年利润”,余额可以在每个月末结转到“本年利润”。
虽然在核算方法下所有损益科目的月末余额都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但是“本年利润”并不需要每个月都结转,而是可以在年末结转一次。
各种损益科目的结转分录如下: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营业收入
资产(或信贷)处置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信用)
其他收益
非营业收入
贷款: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
非业务支出
所得税费用
本年利润(或借方)
在这种会计方法下,当损益账户在每个月末结转时,扣除成本和费用损失账户后的余额被挤出“本年利润”金额,表明营业
借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款:本年利润
在报表法下,所有的损益账户都不需要在每个月末结转,而是在年末结转到当年的利润账户,当年的利润账户只在年末使用。所有损益科目结转到当年利润后,与报表方法一致,当年利润余额需要全部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然后进行下一次利润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