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价调实际价的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中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调整记录
计划价调实际价的会计分录详细说明
计划价调实际价(Planning Price to Actual Price)指的是在制定预算时使用的计划价格与实际成本价格之间的差异。当实际成本价格与预算计划价格存在差异时,会计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来记录这种差异。
通常情况下,计划价调实际价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处理:
1. 计算差异金额:
需要计算实际成本价格与预算计划价格之间的差异金额。这通常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计算。
2. 记录差异金额:
根据差异金额的性质和原因,会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会计科目来记录这些差异金额。通常情况下,差异金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如果实际成本价格低于预算计划价格,差异通常被称为“不利差异”(Unfavorable Variance)。这种情况下,差异金额将会被计入成本增加的会计科目中,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等。
- 如果实际成本价格高于预算计划价格,差异通常被称为“有利差异”(Favorable Variance)。这种情况下,差异金额将会被计入成本减少的会计科目中,例如成本差异收入、其他收益等。
在进行差异金额的记录时,会计人员需要按照公司的会计准则和政策来选择合适的会计科目,并确保会计分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举例回答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计划价调实际价的会计分录:
假设公司A计划某产品的预算成本为10000元,但实际生产该产品的成本为11000元,差异金额为1000元。
根据差异金额的性质,这是一个实际成本价格高于预算计划价格的情况,属于有利差异。
因此,会计人员需要记录这个有利差异的会计分录。一种可能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成本差异收入(或其他收益) 1000元
贷:原材料成本(或其他相关成本科目) 1000元
通过这个会计分录,公司A将差异金额计入成本减少的会计科目中,同时增加了收入,以反映实际成本价格高于预算计划价格的差异。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