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类核算:
1、材料核算:
(1)材料采购和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材料
贷:银行存款
(2)在收集和发布时:
借:支出
借出:库存材料
(3)库存材料的盘盈:
借:库存材料
贷款:支出
库存材料短缺:
借:支出
借出:库存材料
(4)库存材料变价后,其收入恢复为银行存款;如有损益,应增加或减少当期支出。
二、负债会计:
1.应付预算:
(1)收到应付预算后:
借:银行存款
贷款:应付预算
(2)支付应付预算时:
借:应付预算
贷:银行存款
注:行政单位在安排预算时,将预算资金违规安排给非财政拨款单位,或利用财政资金违规放贷,甚至不按规定上缴丛那行政收费财政专户。一旦发现,应及时追回这部分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款:应付预算
投降时:
借:应付预算
贷:银行存款
当截留的预算资金及时上缴财政时:
借方:余额
贷:银行存款
2.应付财务账款:
(1)、收到的收入应上缴财政专户:
借:银行存款
贷款:应付财务账户。
(2)、上缴财政专户:
借方:应付财务账户
贷:银行存款
(3)、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根据结余情况: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款:应付财务账户。
根据上缴财政专户的余额:
借方:应付财务账户
贷:银行存款
(4)、行政单位上缴专用账户收到的预算外收入实行比例分配,应贷记: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应付财务账户。
预算外资金收入
投降时:
借方:应付财务账户
贷:银行存款
例子:参见第125-126讲。
三。行政单位净资产:
1.固定基金:
(1)、增加固定基金:
借:固定资产
贷款:固定基金
(2)、减少固定基金:
借:固定基金
贷款:固定资产
2.保持平衡
(1)在年底:
借:分配资金
预算外资金收入
其他收益
贷项:余额
借方:余额
贷款:支出
分配资金
结转自筹基础设施
(2)如果有专项资金收支,莫正教的结余可分为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
一、将非专项收入和支出分别转入“本期余额”的“结余”科目
b、专项收入和专项支出分别转入“结余”科目的“专项结余”科目。
举例来说,见第127讲。
四、行政单位的收入:
1.经费拨款:设置二级科目“经常性经费拨款”和“专项经费拨款”。
(1)、收到的资助:
借:银行存款
贷款:转账——往往不计后果的转账。
资金拨付-专项资金拨付
(2)、分配到二级单位:
借:转移资金-转移经常性资金。
资金拨付-专项资金拨付
贷:银行存款
(3)、二级核算单位从主管部门收到的拨款:
借:银行存款
贷款:转移资金-转移经常性资金。
资金拨付-专项资金拨付
(4)、二级单位将多余的专项资金上缴上级主管部门:
借:调拨资金——调拨专项资金。
贷:银行存款
示例:详细说明P129
2.预算外资金收入:由“经常性收入”和“特别收入”组成。
(1)、行政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本单位预算外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特别收入
(2)、按照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的比例确定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执行情况:
例如,某单位实行预算外资金按20的比例上缴财政专户的办法,收到预算外资金7万元,全部属于经常性收入:
借方:银行7万元。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5.6万元。
财务应付账款14000元。
将14000元存入财务专用账户
(3)、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后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执行余额:
比如收到预算外资金8万元,全部属于专项收入。
借方:银行8万元。
贷款:预算外资金收入8万元
在规定期限内结清预算外资金余额2万元。
借:预算外收入——专项收入2万元。
贷款:应支付2万元到财政专户。
按规定日期向财政专户缴纳20000元。
借方:应付财政专户2万元。
贷款:银行存款2万元。
(4)年终: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特别收入
贷项:余额
3.其他收入:
五、行政单位支出:
1.支出:经常性支出和特别支出。
(1)发生的支出:
借方:营业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现金)
(2)收回或转回支出时:
借:相关科目
贷款:支出
(3)在年底:
借方:余额
贷款:支出
注:行政单位收回已列为本年支出的资金时,应冲减当年支出;收回以前年度已列为支出的资金时,要增加以前年度余额,不得冲减当年支出。
2.分配资金
(1)转移资金时:
借:分配资金-分配经常性资金。
分配资金-分配专项资金。
贷:银行存款
(2)撤回或撤销转让时:
借:相关科目
贷款:分配资金-分配经常性资金。
预留资金-预留专项资金
(3)在年底:
借方:余额-经常性余额
-特殊平衡
贷款:分配资金-分配经常性资金。
预留资金-预留专项资金
3、发扬自筹基建
(一)向建设银行划转自筹基建资金时:
借:结转自筹基建。
贷:银行存款
(2)当基本建设项目完成后,回收剩余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款:结转自筹基建。
(3)年终
借方:余额
贷款:结转自筹基建。
六、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会计核算:
1.直接财政支付:
(1)、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
借:支出
贷款:转移资金
(2)、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材料和服务的采购:
借方:营业费用
贷款:转移资金
(3)、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固定资产购置费:
借:支出
贷款:转移资金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款:固定基金
(4)年终:
a、根据当年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的差额:
借方:应由财政返还的金额-政府直接支付。
贷款:转移资金-政府直接支付。
b、明年恢复财政直接支付线,不做会计核算;
使用预算盈余资金时:
借:相关科目
贷款:应由财政归还的金额-政府直接支付。
2.授权支付方式:设置“零余额账户资金金额”
(1)收到授权支付通知后,根据通知所列金额:
借方:零余额账户中使用的金额
贷款:转移资金
(2)购买商品、服务和其他支出时:
借:营业费用(材料)
信用:零余额账户中使用的金额
属于购置固定资产的,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款:固定基金
(3)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
借:现金
信用:零余额账户中使用的金额
(4)年终:
A.取消银行提供的对账单行时:
借方:政府财政授权支付应退还的金额。
信用:零余额账户中使用的金额
b、如果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则按两者的差额计算:
借方:政府财政授权支付应退还的金额。
贷款:转移资金
C.明年年初额度恢复时,到账通知按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
借方:零余额账户中使用的金额
贷款:财政-政府授权支付应归还的金额。
d、如果第二年收到th的批准
1.存货:设置“材料”的核算。事业单位使用的零星办公用品,购买时可以直接列为费用,不适合本科目。
(1)、采购的自用材料并已验收入库:
借:材料
贷款:银行存款
收集和发放时:
借:业务支出
贷款:材料
(2)、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机构采购物资并已验收入库:
借:材料
贷款:银行存款
收集和发放时:
借方:业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贷款:材料
(3)、属于一般纳税人机构购买的材料并已验收入库: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材料
贷款: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收集和发放时:
借方:业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贷款:材料
(4)、材料盘盈:
借:材料
贷款:营业费用和业务费用。
库存材料短缺:
借方:营业费用和业务费用。
贷款:材料
2.成品:
(1)生产竣工验收后成品入库:
借:成品
贷款:成本和费用
当产品销售出仓库时:
借方:业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贷项:成品
(2)、库存产成品的盘盈或盘亏,做到增减产成品:
存货盈余:借款:产成品
贷款:业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存货跌价:借:业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贷项: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