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一般设置“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进行核算。相关会计分录怎么写?
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费用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月末或季度末,企业按规定预缴本月(或本季度)应纳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月末,企业应将“所得税”科目的借方余额作为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方:本年利润
贷项:所得税费用
什么是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一般核算企业承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纳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因为可能会有“暂时的分歧”。如果只有永久差额,等于当期应纳所得税。为响应国家税收政策,月所得税征收采用月结方式实现,即多退少补政策。具体来说,企业设立结算账户,存入一定金额。在计算当期所得税时,会通过结算账户进行税款结算,即使后期有差异,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退回或补充。
应纳税额包括哪些?
应交税金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和实现的利润,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应缴纳的各种税金。
应缴纳的税款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企业依法缴纳的税款,以及企业在上缴国家前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