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发生在5月30日最终结算之前,我还是一个会计新手。
借方:XX费用
贷:应付账款-估计
收到发票时依次核销应付账款-暂估
费用计提时,记入账户。
借:费用
贷款:应计账户或应付账户。
收到发票付款时,可以直接冲减应计科目和应付科目。
快年底了,财务人员当年发生的成本费用还是想尽量在当年核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年底可能无法及时取得发票,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如何处理账目和税款?今天就来看看吧。
有关“预计成本和预提费用的正确核算方法”,请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
关键财税预提费用借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100。
贷款:其他应付款-预借100元
2.最终结算前收到发票:
(1)核销前预扣
借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100
贷款:其他应付款-预扣-100
(2)取得并支付发票时:
借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100
贷款:银行存款100
有关“预计成本和预提费用的正确核算方法”,请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
聚焦税收
第二,税收待遇
企业有费用支出的,应当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费用的依据。但是,发票作为凭证现在是拿不到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这笔支出可以扣除,但汇算清缴时必须补开凭证。
参考文献1:《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公告》(2011年第34号)第六条,关于企业提供有效凭证的时间。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取得的,企业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金额入账;但在最终结算时,应补充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参考文献2:关于开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2018年第28号公告)第十三条企业本应取得发票等外部凭证或者取得不合规的发票等外部凭证,支出情况属实且已实际发生的,应当在年度结算期结束前要求对方重新开具发票等外部凭证。已补发或换发的符合要求的发票等外部凭证可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取得符合要求的发票等外部凭证的,相应费用可在税前扣除。应当取得发票等外来凭证的,或者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等外来凭证的,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结算期结束前的税务处理
(1)符合规定的发票等外部凭证可以重新开具或兑换的,相应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
(2)因注销、撤销、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等特殊原因,导致对方无法重新开具或换取符合要求的发票或其他外部凭证的,经相关材料确认费用真实性后,可在税前扣除相应费用。
(三)未能开具或交换发票等符合要求的外部凭证,且未能以相关材料证明支出真实性的,相应支出不得在其发生年度税前扣除。
2.最终结算期后的税务处理。
(1)由于某种原因(如购销合同、工程项目纠纷等。),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取得符合要求的发票及其他外部凭证或者未取得不符合要求的发票及其他外部凭证,且企业自愿不进行税前扣除的,相应费用可以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要求的发票及其他外部凭证后,追溯到费用年度扣除,追溯扣除期限不超过5年。其中,如果对方无法补办
(二)税务机关发现企业本应取得发票等外部凭证,或者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等外部凭证,且企业自被告知之日起60日内补办或者更换了符合规定的发票等外部凭证,或者根据《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确认了费用的真实性的,相应费用可以在发生年度税前扣除。否则,该支出不得在其发生的当年税前扣除,也不得在以后年度扣除。
综上所述,财务人员在当年费用未开票的情况下,必须在最终汇算清缴前取得合规票据,否则需要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补税。
有关“预计成本和预提费用的正确核算方法”,请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
聚焦税收
会计上有一个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也规定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者应当承担的已实现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者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本期已经收付了款项,也不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解决了收入和费用何时确认、确认多少的问题。
会计核算,无论是否收到发票,只要经济业务实际发生,就应该真实反映。因此,12月份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也应在未收到发票时真实反映。属于成本范畴的,应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然后在次年5月31日前按税法规定开具发票抵扣。
1.实际发生并已支付,但尚未收到发票的费用:
(1)12月会计处理
借方:成本和费用账户(适当分类)
应交税费-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果有可能获得进项税额抵扣,则该税额不能计入成本,需要单独核算)
贷:银行存款
(2)下一年度收到发票的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如果是普通发票,不需要进行会计分录,12月会计分录后直接粘贴发票即可。
2.实际发生但未实际支付且未收到发票的费用:
(1)12月会计处理
借方:成本和费用账户(适当分类)
贷款:应付账款等。(根据合同等估算。)
(2)次年发票的收付处理:
借方:应付账款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如有)
贷款:银行存款等。
类似问题请查看我之前分享的文章:
彭怀文:会计实务:年底结账前应做好的几笔“暂账”。更多财税实际问题,请关注我的:轻松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