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转出要抵扣的进项税额时,一般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具体会计分录怎么做?
要从进项税中扣除的会计分录
记录进项税时:
借:原材料/管理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时:
借方: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转出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月末,若因投入大于产出,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则不予结转,不缴纳增值税,自动顺延至下月抵扣。
但是,如果由于预付增值税而导致已付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则应将其结转至未缴增值税帐户: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缴增值税。
应纳税额是多少?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纳税义务,依法缴纳经营所得的各种税费。这些应缴纳的税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和计提,在缴纳前暂时留在企业,形成一项负债(应上缴国家但尚未上缴的税费)。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概括反映各项税费的缴纳情况,并根据应交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贷方登记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已缴纳的各种税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如果借方余额反映多缴或未抵扣的税款。
应交税金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和实现的利润,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应缴纳的各种税金。
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以及企业在上缴国家前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备抵账户用于抵销调整后账户的余额,以获得调整后账户的实际余额。例如,坏账准备属于备抵账户。如何对备抵账户进行会计分录?
备抵账户的会计分录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
借方:信用减值损失
贷款:坏账准备
2.坏账发生时:
借方:坏账准备
贷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预付款项等。
3.收回坏账:
借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预付款项等。
贷款:坏账准备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预付款项等。
4.后续期间坏账准备的计提或减记:
借方:信用减值损失
贷款:坏账准备
借方:坏账准备
信用:信用减值损失
什么是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的企业,这是一个备抵账户。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应在每个期末估计坏账损失,并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按期(至少在每年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转换为当期费用;坏账实际发生时,直接核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核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