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会计计算题答案解析,经济学会计计算题答案解析视频
一、2024
发行日不含转换权的每份纯债券价值计算
-根据公式:纯债券价值 =利息×(P/A,i,n)+本金×(P/F,i,n),这里利息 =1000×5% =50(元),i为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6%,n为期限5年,本金为1000元。
-然后,代入年金现值系数(P/A,6%,5)和复利现值系数(P/F,6%,5)的值,(P/A,6%,5) =4.2124,(P/F,6%,5)=0.7473。
-计算得出:纯债券价值 =50×4.2124+1000×0.7473 =957.92(元)
第三年末付息后可转换公司债券底线价值计算及转股判断
-先计算股价:
- 根据固定增长股利模型(P = D1/(r - g)),这里(D1 =1.14)元,(r =9%),(g =4%)。
-由于要计算第三年末的股价,所以(P =1.14/(9% -4%)×(1 +4%)×(1 +4%)×(1 +4%) =25.647)(元)。
-再计算转换价值:
-转换价值 =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价,转换价格为25元,债券面值1000元。
-转换价值 =1000/25×25.647 =1025.88(元)。
-因为转换价值高于纯债券价值,所以底线价值为1025.88元,并且应该转股。
可转换公司债券税前资本成本计算及发行方案可行性判断
-设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为(k),根据等式:1000 =50×(P/A,k,3)+1025.88×(P/F,k,3)。
- 通过试值法:
-当(k =6%)时:50×(P/A,k,3)+1025.88×(P/F,k,3)=50×2.6730 +1025.88×0.8396 =994.98。
-当(k =5%)时:50×(P/A,k,3)+1025.88×(P/F,k,3)=50×2.7232+1025.88×0.8638 =1022.32。
-再根据内插法((k -5%)/(6% -5%)=(1000 -1022.32)/(994.98 -1022.32)),解得(k =5.82%) 。
票面利率可行区间计算(预计下一年每股股利为1.2元时)
-先计算三年后的股价:
根据固定增长股利模型(P = D1/(r - g)),这里(D1 =1.2)元,(r =9%),(g =4%)。
(P =1.2/(9% -4%)×(1 +4%)×(1 +4%)×(1 +4%) =27)(元)。
-然后计算转换价值:
-转换价值 =1000/25×27 =1080(元)。
-计算税前股权资本成本 =9%/(1 -25%) =12%。
-设票面利率为(P),根据等式1000 =1000×(P)×(P/A,6%,3)+1080×(P/F,6%,3)。
-先计算1000×(P)×(P/A,6%,3)+1080×(P/F,6%,3)中(1080×(P/F,6%,3)=1080×0.8396 =906.768)。
-则(P=(1000 -906.768)/2673×100% =3.49%)。再设票面利率为(q),根据等式1000 =1000×(q)×(P/A,12%,3)+1080×(P/F,12%,3),可求出(q)的范围,从而得到票面利率的可行区间。
二、经济师考试计算题解题技巧相关解析
边际产量计算
-边际产量=总产量(1)-总产量(2)。例如: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1167;当投入劳动数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0、950,则该企业的边际产量为3800 -3500 =300。
平均产量计算
-平均产量 =总产量÷单位个数。例如: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000、1000;当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1167,则该企业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的平均产量是3500÷5 =1167(按照公式应为3500÷3≈1167)。
边际成本计算
-边际成本 =总成本(1)-总成本(2)。例如: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1200、800、10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为2100 -2000 =100(2100的未明确,)。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例如: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为7%,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3%,劳动产出和资本产出分别为0.65和0.35,根据索洛余值法,在7%的经济增长率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约为7%-(0.65×2%)-(0.35×3%) =4.65%≈4.7%。
货币量相关计算
-例如:已知全社会现有货币供应量为24亿元(未涉及具体计算);当存款准备金率为6%,货币供给比例为14%时,中央银行放出1000万元信用,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为1000×(6% +14%之和的倒数)=5000万元。
三、2024年《会计》试题中的计算相关解析
利息保障倍数计算
-利息保障倍数,也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指企业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间的比率。例如某企业税后利润为67万元,所得税率33%, =67÷(1 -33%) =100万元,设利息费用为50万元,则利息保障倍数=(100 +50)÷50 =3。
其他计算(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分解等未完整给出具体计算示例的情况)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它反映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闲置能量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二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但文档未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和示例,
四、宏观经济学计算题相关解析(以某经济社会为例)
均衡国民收入计算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 =100+(Y_d)是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I =50),政府购买(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单位均为10亿元),税率(t=)。
- 根据(Y = C+I + G),(C =100+(Y - tY+TR)),将(I =50),(G =200)代入可得(Y)的表达式,进而计算出均衡国民收入(Y =1000)(按照给出的计算思路进行分析)。
乘数计算
-投资乘数 =政府购置乘数=(1/[1 - b(1 - t)]),税收乘数=(-b/[1 - b(1 - t)]),转移支付乘数=(b/[1 - b(1 - t)]),均衡预算乘数 =政府购置乘数(这里(b)为消费函数中的边际消费倾向,无法准确计算具体数值,按照公式思路进行解析)。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