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毁损,账务处理:
1.在处理之前批准条目
借:处理流动资产的流失和溢出?
贷:库存商品贷:应交税费-进项税转出(如果原本没有拿到税单,则不需要转出)
2、经批准后,根据损失原因。转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库存三倍损失意味着什么?
第一层损失:
存货占用了企业的营运资金,增加了资金成本和经营风险。库存挤占企业流动资金,按流动资金贷款利率4。按年利率计算,每年的成本非常大。这个年利率大致相当于市场的平均利润率。根据我们的经验,中国市场的平均净利润率约为4,而对于一些高度竞争的行业,行业利润率仅为2左右,而在年,空调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甚至不到1。因此,存货持有营运资金的成本相对于企业的利润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第二层损失:
从精益运营的角度来说,库存过多造成极大的浪费。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概括了企业存在的七大浪费,其中库存造成的浪费最大。
丰田生产方式创始人大野耐一总,造成的浪费包括:
假设库存商品超过需求,就需要建仓库,增加搬运工,把产品运到仓库存放一段时间再发货,而不是直接发货给客户。
如果有库存,就要增加库存管理和维护的成本,防止库存中的商品被盗或损坏,增加库存维护的成本;仓库一旦设立,就要有仓库管理部门,这就需要相当大的管理工作量;当库存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有人想到引入昂贵的电脑来管理库存。
库存大,库存物料种类多,容易导致库存数据不准确。库存数据不准确,就会出现断货,导致决策失误。
每天满负荷生产出现短缺时,我们可能会认为产能不足,明年可能会加大设备投入,这可能会使库存增加得更多。
以上都是库存过多造成的浪费。从这个角度来看,无效劳动和库存过多造成的浪费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浪费只会消耗掉销售利润的几个百分点。
第三层损失: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库存也带来了第三层损耗,而且第三层损耗更大,更难发现,更隐蔽。不直接体现在费用上,但对企业竞争力伤害很大。库存的第三层损失包括:供应链中库存越多,对企业决策的约束越大,企业越不能快速反应:库存时间延长导致产品过时,而产品价格走低是趋势。库存越久,降价越多,亏损越大;尤其是PC行业、服装行业、食品行业;比如夏季新品上市后,由于已经错过销售高峰,产品生命周期只有三个月左右,大部分产品会成为滞销品,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持有的库存多,就需要增加推广费用。对于库存商品,大部分促销方式都是打折降价促销,会减少企业的收益。这种促销方式在服装行业中表现突出,季末特卖是季末清仓的主要方式。因为一般服装企业总有季末清仓,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发生变化。淡季购买是一种新的购买方式,会影响企业的收入和企业的品牌形象。库存越多,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度越低。这是供应链的基本规律,消费者需求满足度的降低会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