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折扣是在实现销售之前,即在确认收入之前确定的。它给了客户一定程度的利润,是按照折扣价计算的,所以不计入商品销售价格,也不确认为收入。现金折扣是为了鼓励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一定程度的优惠,对方在一定的付款期限内付款,一般是2/10,1/20,N/30,意思是10天内。30天是法定的最终付款期限,对方应在30天内付款,不打折扣。现金折扣发生时,直接发生财务费用。比如应收账款账面金额10000元,对方10天内付款,给予现金优惠2,即200元,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9800,财务费用200贷:应收账款10000。
商品折扣有三种: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折扣。
1.商业折扣直接从应付商品中扣除,即以折扣价入账。分录的待遇如下:
借:原材料等。(折扣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折扣金额*税率)
贷款:银行存款
2.现金折扣是在供应商规定的付款期限内付款后享受的折扣。入账时,按照应支付的金额入账。逾期付款后,您享受的优惠将从财务费用中扣除。增值税是否抵扣,要看和供应商的合同。合同规定折扣不含税的,不抵扣增值税。
购买商品时
借:原材料等。(全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全价*税率)
贷:应付账款
享受折扣后
借:应付账款
贷款:银行存款(贴现金额)
财务费用(享受的折扣金额)
3.销售折扣是由于供应商产品质量等原因给予客户的折扣。
购买商品时
借:原材料等。(全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全价*税率)
贷:应付账款
打折后
扩展数据
销售折扣是指在赊销和商业信用的条件下,企业为了促销商品,尽快收回销售货款而给予买方的一种价格优惠。销售折扣分为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按照标明的商品零售价格开具发票,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流通领域的批发和零售环节一定的折扣。按照商业习惯,商业折扣直接从价目表中扣除,买方应付货款和卖方应收货款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价格计算,即卖方的销售收入按照商业折扣后的价格计算反映。所以不存在商业折扣调整营业收入的问题。
现金折扣是指企业赊销商品时,为了鼓励买方在一定期限(信用期)内尽快偿还货款,往往规定一个短于信用期的折扣期。如果买家在优惠期内付款,可以获得一定的现金优惠,即从应支付的货款总额中扣除一定比例的金铕。对卖方来说,销售折扣就是现金折扣。销售折扣并不意味着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如果客户得到了这种折扣,其净值就代表了所售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价格。
因此,销售折扣应被视为收入的折扣项目,而不是为获得收入的资产而消耗。现金折扣的计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价法,即营业收入以全价体现,实际现金折扣抵消营业收入;二是净额法,即营业收入以实际现金折扣后的净额反映。新企业会计制度采用前一种方法。
参考:搜狗百科全书-会计分录搜狗百科全书-销售折扣。
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用于销售折扣。
商业折扣与税收有关,没有明确的主体来处理。商业折扣下计算销售增值税应纳税额时,销售额-(销售额*商业折扣率)=主营业务收入,再乘以增值税税率即为应纳税额。现金折扣发生时,应当作为当期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下销售折扣的会计分录为:
1.销售商品时,全额确认收入和成本:
借方:应收账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方:主营业务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
2.销售折扣发生在: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扩展数据:
现金折扣的会计方法
1、总价法
销售商品时,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都按发票价格入账,不考虑现金折扣。采购企业享受现金折扣的,现金折扣在“销售折扣”科目反映。销售折扣作为销售收入的扣减项包括在损益表中。
2.净价法
销售商品时,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都按发票价格记录。采购企业不享受现金折扣的,收到的现金超过净价的部分作为利息收入贷记“财务费用”。
3.备抵法
销售商品时,应收账款按发票价格入账,销售收入按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净价入账。为反映现金折扣,设置了一个备抵账户“备抵销售折扣”,“备抵销售折扣”是指应收账款的冲销账户。
参考数据
搜狗百科全书-商业折扣
搜狗百科全书-现金折扣
搜狗百科全书-新会计准则
销售折扣应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现金折扣应包括在财务费用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颜色是收入完全按照合同总价计量。现金折扣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销售折扣是指企业在使用赊销时,为鼓励消费者多买而采取的销售折扣。相反,打折销售是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按照商品的零售价格开具发票,在此基础上给予购买者一定比例的销售折扣。也指销售者在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时,因购买者数量大或者购买行为频繁而给予购买者的优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