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但在九师团结农场设施农业基地的大棚里,满眼绿色,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长势良好,草莓、人参果等水果也渐渐成熟、飘香,种植户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运。
温室作物的生长不受季节限制,土地一年四季都可以“金黄”。近年来,团结农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探索建立“农业采摘旅游”模式,使设施大棚成为职工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政策支持力度大。
这几天,在团结农场六公司的工人鲁绪彬's豪斯的温室里,茄子正在陆续成熟。他和妻子每天忙着拣货送货,忙得不着地。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鲁绪彬's大棚没有使用暖气炉等取暖设施,但能正常越冬,更便于管理和保护,种植成本也有所降低,这得益于团结农场投资200多万元改造部分大棚。
双层薄膜覆盖的使用增加了厚度并减少了热损失。安装的环境电子监测板可以随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鲁绪彬说,发展设施农业有很多优惠政策,大家对增加收入都很有信心。今年他家承包了13个大棚,在https://www.zhucesz.com/预计单个大棚收入过万元
杨海军也是团结农场的温室种植者。他说:“我的四个大棚也改造了,每个大棚一年能省5000多元。”
团结农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大棚果蔬生产水平,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团结农场有1975个温室,年产水果和蔬菜2万多吨。
科技有助于结出好果子。
目前,团结,三联农场工人魏洪军's家大棚里的草莓已经上市,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采摘。
魏洪军与温室打交道已经有20多年了。今年,除了种植有机蔬菜,他还在大棚里种植了火龙果、葡萄、哈密瓜等反季节水果。
“一共承包了15个大棚,种了十几种果蔬。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净收入在10万元以上。”魏洪军说,集团农场积极引导种植户搞好大棚生产管理,大力推广无土栽培等技术。种植的果蔬不仅外观好,口感也更好,颇受消费者欢迎。
种得好,一定卖得好。团结农场积极引导各公司发展电子商务,利用Tik Tok平台宣传农场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每个周末,团结农场的Tik Tok“阿特Show You 团结"”都会开通,主播会走进大棚,与网友近距离观察果蔬的生长环境和绿色种植过程。
"通过,吸引了来自克拉玛依, 乌鲁木齐,裕民、塔城等地的客商前来参观."团结农场四公司员工王玉亭,说。
特色发展道路广阔
目前也是大棚果蔬育苗季节。团结农场二公司员工任文玲,整天“泡”在温室里,精心培育无花果幼苗。
“都是当年的水果,成活率高,主要销往周边地区。”任文玲说。
在任文玲's温室里,不仅有无花果,还有猕猴桃、人参果、橙子等水果。为了提高种植效益,任文玲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4个品种的果蔬,成了她家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我打算继续增加果蔬品种,建设一个集采摘、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让游客品尝新鲜
“我们聘请当地有经验的专家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技术人员,为大棚种植户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帮助种植户拓宽果蔬销售渠道。今年农场在https://www.zhucesz.com/,生产各类大棚果蔬一万吨,在https://www.zhucesz.com/产值一亿元”团结农场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龚建华,说,“冬闲”变成了“冬忙”,大家都在想办法把设施农业做大做强。(陈琼苟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