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会计分录
贬值的会计分录。
1.计提折旧时,会计分录为33,360。
借:管理费
生产费用
销售成本
贷款累计折旧:
2.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分录为33,360。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用于清理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包括33,360。
借:清理固定资产
累积折旧
贷款: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借:清理固定资产
贷款: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折旧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累计折旧分为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累计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1、平均年龄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每个工作量的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折旧额=当月工作量*每个工作量的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该方法为加速折旧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前两年内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也称全寿命法,是将固定资产扣除净残值后的净值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年折旧额。
年折旧率=可接受使用年限之和/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贴现率/12。
以上文字是我们对会计分录关于折旧计提的介绍。如果你想在折旧计提上练习会计分录,你可以写如上。折旧计提是会计工作中常见的事情,在实践中也很简单。唯一需要大家关注的是什么?它可能是借贷和会计科目。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
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他权益工具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将被计入其他综合。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其他综合收益等。
交易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有什么区别?
一.不同的定义
交易性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资产。
第二,会计处理不同
交易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1.初始测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已到达付息期但尚未收到的利息或已宣布但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借:交易资产-成本
应收股息/应收利息
投资收入(交易成本)
贷款:银行存款
2.跟踪测量
一般原则: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
赞赏:
借:交易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贬值: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款:交易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此类资产不折旧。
(2)持有期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双面)
贷款:发票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收到的利息或已宣布但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借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成本之和)
应收股息
借出:银行存款等。
2.跟踪测量
欣赏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款: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贬值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款: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布支付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款:投资收益
3.在处置时
一般原则:
售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
将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款: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贷款)
盈余公积(可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贷)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款: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反之亦然
上述信息是我们针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这个问题的详细回答。现在我们都明白了,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是有暂时性差异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这种暂时的差异放在其他合成中。此外,企名网分享了交易资产和其他股票工具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