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收到货款前销售商品,应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处理应收账款,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企业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业成功,
贷:库存商品、
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款:本年利润,
借方:本年利润,
贷款: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支付退休职工工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1.企业支付退休人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退休职工工资,
贷款:银行存款。
2.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时:
借方: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退休职工工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应聘指南中对“员工”的解释:“员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员工;还包括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然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没有对其进行正式任命,但是为员工提供类似服务的人员也包括在员工范围内,比如劳动合同人员。”退休人员按照国家政策离开原工作岗位,不再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虽然他们曾经是这家企业的员工,但已经不符合上述“职工薪酬”中“职工”的定义。因此,“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不包括离退休人员的相关工资和福利。
期借款's会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获得贷款,期末计息,到期还款。
1.获得贷款,
借方: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interest调整、
贷款:龙期借款-principal,
注:当获得的贷款与合同约定的金额不一致时,会出现“利息调整”,即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不一致,后续期间涉及利息调整的摊销;如果获得的贷款是借款合同约定的金额,则不存在“利息调整”,即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
2.期末计息,
借款: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初始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款:应付利息(本金合同利率),
和期借款-interest调整(反向挤压),
注: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期借款,将“应付利息”改为“长期借款-accrued利息”。
3.偿还本金,
借:朗期借款-principal,
财务费用等。
贷款:银行存款,
龙期借款-interest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