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证会计分录的练习需要掌握四个步骤。第一步找科目,第二步看增减,第三步定方向,最后一步写金额。
1.找到一个主题
考生需要判断制作会计分录的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科目,所以考生要熟记科目名称,理解每个科目的含义,至少要掌握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
2.看增减
判断做会计分录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哪个账户会增加,哪个账户会减少。如果将现金存入银行,就会导致“银行存款”金额增加,“库存现金”金额减少。
3.设定方向
确定要使用的账户属于哪一类,从而确定分录的借用方向。按照反映的经济分类,科目类别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收入和费用)。资产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比率科目是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4.写下金额
完成上述步骤后,经济业务的金额得到确认,因为借方和贷方必须相等,所以会计分录中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必须相等。
初级会计考试是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资格标准的考试制度。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经济法基础》的考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会计相关基本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考试时长为75分钟。《初级会计实务》的考题主要考察考生的会计基础业务处理能力,考试时长为105分钟。两科连续测试,但测试时长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考试成绩需合格,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部分地区实行考后资格审查。考试合格后,需要通过资格审查,才能拿到证书。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报名要求填写信息,保证真实无误,就可以通过资格审查。如对审核结果有异议,需及时到指定部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