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金额大于实际付款金额。怎么做账?
发票金额大于付款金额是很常见的。
:有好几种。
1.出票人(收款人)给予优惠,不考虑零头,但不愿意办理开红票返利手续;
2.报销人故意让出票人多开票据,以便报销时虚报。
账务处理时,应按实际支付金额入账。如果发票金额大于付款金额,则不受影响。如果发票金额小于付款金额,应补开发票。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应该严格审核采购项目的金额,防止出现上述第二种情况。
《关于平销行为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规定:
1.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论有无平销,都应按照购进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并在取得返还资金时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除。应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纳进项税额=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x购进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2、普通发票,营业外收入,缴纳所得税。
发票金额和收款金额不一致怎么办?
当发票金额与实际收到金额不一致时,应当确认为实际发生的业务。
收集时间: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不包括手续费)
贷款:应收账款(账面应收金额)
以上是小编为【发票金额大于实际付款金额,如何做账?希望能帮到你这个问题的答案。想了解更多会计实务和税务实务知识,可以关注“”,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