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
1.现金
(1)储备基金
开设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定额备用金
信用:现金
报销时补足预定现金。
借:管理费等。
信用:现金
(三)提取或者减少储备基金时
借:现金
贷款:其他应收款-定额备用金
(2)现金短缺
库存现金大于账面价值。
借:现金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查明原因,并按如下方式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盈余(X单位或个人)
营业外收入-现金盈余(未解释)
库存现金低于账面价值。
借: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信用:现金
查明原因,并按如下方式处理:
借方:其他应收款-现金应收款不足(XX人)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索赔
管理费用-现金盈余(未解释)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2.银行存款
(一)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银行或其他机构的资金已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
借:营业外支出
贷款: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外币存款)
(1)开立采购账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国外存款
贷款:银行存款
用这笔专项资金购买商品。
借:材料采购
贷款:其他货币资金-国外存款
(3)注销购买账户。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其他货币资金-国外存款
4.坏账损失
(1)直接转售法
(1)实际损失发生时。
借:管理费
贷:应收账款
(2)再次恢复时。
借方:应收账款
贷款:管理费
借方: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津贴法
(一)提取呆账准备时。
借:管理费
贷款:坏账准备
坏账发生时。
借方: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再次恢复时。
借方:应收账款
贷款:坏账准备
借方: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5.应收票据(见下文)
第二章货物储存
1材料
(1)获得
发票和材料同时到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加(增加)
贷款:银行存款
发票第一。
借:在途物料(包括运费)
应交税费-增加(增加)
贷款:银行存款
材料到了,但是月底的发票账单还没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预计应付账款
注:下月初,红色退回,收到发票后再处理。
(2)发行
通常登记数量,在月末结转。
借:生产成本/在建工程/委托加工材料/…
贷款:原材料
4.委托加工材料。
(1)出具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材料。
贷款:原材料
支付加工费、运输费、增值税。
借:委托加工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款:银行存款等。
缴纳消费税(见应交税费)
加工后回收加工材料。
借:原材料(验收后的加工材料剩余材料)
贷款:委托加工材料
3.包装
(1)生产申请单构成产品的一部分。
借:生产成本
贷款:包装
(2)它与产品一起出售,并且
借方:营业费用(未单独定价)
其他业务费用(单独定价)
贷款:包装
(3)包的出租和出借
(1)第一次收到新包装时。
借:其他业务费用(租金)
营业费用(贷款)
贷款:包装
注:如果租赁或贷款金额较大,可以分期摊销。
收取押金。
借方: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收房租。
借方: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增加(销售)
其他营业收入
退包(无论是否报废),
借:其他应付款(押金按退包比例返还)
贷款:银行存款
因损坏、缺失、逾期返还而没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其他业务费用(消费税)
贷:应交税费-增加(销售)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其他业务收入(存款部分)
不能使用和报废的,以其残值为准。
借:原材料
贷款:其他业务费用(租金)
营业费用(贷款)
摊销(略)——一次,分五期或五期。
4.低值易耗品(与包装相同)
5.库存检查
(1)存货盈余
确认
借:原材料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待处理流动资产的损失和溢余。
提交以供转售。
借:未决财产的损失和溢出。
贷款:管理费
(2)存货损失或损坏
确认
借:未决财产的损失和溢出。
贷款: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加(转出)
提交以供转售。
I属于自然损耗引起的固定内部损耗。
借:管理费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
二属于计量、核算、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
借:原材料(剩余材料)
其他应收款(保险、责任人赔偿)
[开销]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
三、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库存损失
借:原材料(剩余材料)
其他应收款(保险、责任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款: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
注:待处理财产的损失和溢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