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怀文
会上的礼物怎么样?对于复杂的经济事项,除了根据会计准则进行判断外,还需要正确判断经济事项涉及的税务问题。
一、税务处理
出席会议至少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增值税问题
既然是礼物,就必须免费送给参加会议的人。
对于免费商品,如果参与者是外人,则需要视为增值税销售;如果参与方是企业内部员工,该赠品为自产委托加工,视同销售,购买方不得抵扣进项税。
因此,对于不同的附赠礼品和不同的受赠人身份,增值税处理略有不同。
政策基础:
(1)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的规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为销售商品。
(五)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使用自产和委托加工商品;
(八)将生产、委托或者采购的货物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2)税(2016)36号附件1第二十七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除。
(一)为简易计税方法、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购买货物、加工维修服务、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所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类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纳税人的社会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2.公司所得税。
发放的礼品应被视为销售。
政策基础:
《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的通知》第2条规定:
企业将资产转让给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发生变化,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的,应当按照规定认定为销售。
(1)营销或销售;
(2)社交和娱乐;
(三)职工奖励或者福利;
(四)分配股利。
(五)对外捐赠;
(六)改变资产所有权的其他目的。
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待遇也根据参与者的身份不同而不同。
(一)企业内部人员
如果企业内部人员收到附赠礼品,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就像中秋节月饼等企业节日发放实物一样。
政策基础: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就业有关的所得。
(二)企业外部人员
企业外部人员参加企业活动,应按意外收入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政策基础: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 政部国家税务局公告第74号)第三条规定:
企业在业务推广、广告宣传等活动中,随意向单位外个人赠送礼品(含网络红包,下同),企业在年会、研讨会、庆典等活动中向单位外个人赠送礼品。个人所得税按照意外收入项目计算缴纳,但企业赠送的消费券、代金券、代金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
前款所称赠与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财政部 关于企业促销展览赠送礼品的通知》国税发[2011] 50号第三条的规定计算。
二、会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要根据参加人员和会议性质,判断陪同仪式发生的费用应计入具体会计科目。
(一)会议属于业务宣传性质。
企业通过会议性质推广新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销售。所以会议费用主要是业务推广,所以核算可以计入销售费用——业务推广费用。
借:销售费用-业务推广费用
贷项:库存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应交税费-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会议属于企业内部性质
比如企业的年会、半年会。手礼也是给单位员工的。在fac
贷项:库存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进项税)(扣除进项税)
注:其实有些公司购买手工礼品是不卖存款的,以上会计分录中的存款账户是银行存款;普通发票不抵扣进项税,不需要转出进项税。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在发放工资时合并,这里暂时不体现。
(三)公司路演接待等。
上市过程中举行新闻发布会、路演、招待会等伴随礼品的费用,通常计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借:管理费-业务招待费
贷项:库存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应交税费-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其他解释
在实践中的各种会议中,参与者不一定是简单的圈内人或圈外人。会议的性质有时是综合性的,礼物也可能是内部和外部的结合。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谨慎处理税务和会计,会计分录和税务处理也是各种情况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