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可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结转成本时,一般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对应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方:主营业务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
什么是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验收入库,符合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发给订货单位,或可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以及已采购或委托加工,验收入库待售的各类商品。
主营业务收入是多少?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和主营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根据各行业企业活动的不同,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产品销售收入”;施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工程结算收入”;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指“运输收入”;批发和零售贸易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指“商品销售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是多少?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月末,将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应当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照主营业务种类进行明细核算,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者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华图教育
以上都是关于如何写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更多时事通讯信息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1。固定资产待出售和转入固定资产清算时,会计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清算
累积折旧
贷款:固定资产
2、销售固定资产时,会计分录是: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固定资产清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将固定资产清算账户的余额结转至资产处置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算
贷款:资产处置收入
扩展数据:
固定资产处置:
(一)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企业应当调整其预计净残值。
(二)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固定资产成本扣除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3)企业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停止确认被置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来选择折旧方法。可用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寿命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法等。折旧方法一,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为了体现一致性原则,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不能在一年内修改所有折旧方法。当提到的月份不小于预计使用月份时,不再进行折旧。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期不计提折旧,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以符合可比性原则。
第一,法一:的平均寿命折旧
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
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
残值=原值残值率
月折旧额=(原值-残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月-提取月);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残值);
=[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 (预计使用月-提取月)。
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额与五个参数有关: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和已提取月份。
如果累计折旧和应计月均为0,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月折旧额相同,但月折旧率不同。
第三,年数总和法兰西:
年数总总和法是用固定资产的净值减去剩余价值乘以一个递减的分数来计算年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年数used)[折旧年限(折旧年限Zen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双倍直线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净值计算折旧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
月折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届满前两年内平均摊销。
四、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一种根据实际工作量提取折旧额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每个工作量的折旧=(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产量)规定的总工作量;
固定资产月折旧=固定资产月工作量每个工作量的折旧。
-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