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他应该按照《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1)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按月或按季预缴。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终汇算清缴的会计处理如下:
1 .按月或按季计算预缴所得税和缴纳所得税,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2.年度终了,根据自行补缴的税收收入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计算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扣除预缴税款时为补征税款,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3.根据税法规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乡镇企业可在应纳所得税中扣除10%作为社会支出补贴。撤回“社会补贴支出”时,准备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款:其他应付款-社会支出补贴
非乡镇企业不需要做这个账务处理。
4.年末缴纳应纳税款时,准备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5.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年度应纳所得税小于预缴的税款,其差额即为多缴的所得税。多交的税不退的时候,准备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多付的应收所得税。
贷项:所得税
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应当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
贷项:其他应收款-多付的应收所得税。
当多缴的所得税未退还以冲减下一年度预缴的所得税时,将在下一年度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贷项:其他应收款-多付的应收所得税。
(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合营企业税后利润的税务会计处理。
根据税法规定,投资者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或关联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的税后利润应照章补缴。其会计处理如下:
1.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在确认投资收益或合营企业税后利润后,计算缴纳合营企业投资收益或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3)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后,当“所得税”借方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项:所得税
所得税年终没有余额。
(四)所得税减免的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减免分为法定减免和政策减免。法定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公布的减免政策。纳税人可直接享受优惠政策,无需办理审批手续,其免税收入无需计算,无需税务会计处理,直接转入本年利润。根据税法规定,政策减免是由符合所得税减免条件的纳税人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方可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实行先征后退的原则。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按照上述相关会计处理准备会计分录,在收到税务机关的减免税批复后申请退税,在收到退税时准备会计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金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多计收入、少计费用而调整的本年损益金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入、多计费用而需要调整的本年损益金额。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应预提、提取的税款抵扣项目,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后发现的,不得转入下一年度补充抵扣。然而,多报的费用和开支应予以调整。
1.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多收、多收费用和少收收入时,应当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今年没结账的时候,准备会计分录
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款:本年利润
(六)企业清算中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清算是指因企业破产、解散、撤销,终止正常经营活动,依照法定程序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依法进行清算时,应当照章缴纳企业所得税。
1.在计算应纳所得税和清算所得纳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2.清算所得结转所得税时,应当计提会计分录。
借:清算收入
贷项:所得税
(7)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1.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永久性差异,是指会计上不能计入损益的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导致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按照永久性差异增加的收入计算应纳所得税时,应当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不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项:所得税
2.时差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时间性差异是指会计上收入项目或支出项目计入损益的时间与税法规定的时间之间的差异。
根据当期应调整的时间性差异收入额,在计算应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不结转时,应当计提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项:所得税
(八)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1.对于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在按照永久性差异增加的收入计算应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不结转时,应当计提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项:所得税
2.时差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将调整前利润总额加计时差额增加的收入计算的所得税与调整前利润总额计算的所得税进行比较,将当期差额分期递延分配到‘递延税’科目,当反方向发生影响时再反方向核销,直至递延税款全部递延核销完毕。当当期损益与调整前利润总额相加计算的应纳所得税大于调整前利润总额计算的应纳所得税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方:所得税
借项: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相反,会计分录的准备工作
借方: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项:递延税
当所得税没有结转时:
借:https://www.zhuce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