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公式(会计六要素借贷方向)对于很多刚开始学会计的同学,会计分录都会让大家望而却步。真的只能靠死记硬背吗?会计分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会计科目的变化,甚至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要理解会计分录,首先要理解的是借款的方向。有一个公式是“有借必有贷,贷必相等”,也就是说,每一个分录都有一个借项和一个贷项,每个科目两个方向的借项总额相等。
那么什么时候借记,什么时候贷记呢?这就需要你知道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六个元素中有两个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是资金的去向(因为你付出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本(向别人借是债务,自己还是所有者权益)。
借贷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边借方,右边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反映的经济决策。可以分为四类:
1.资产账户:增加的记入借方,减少的记入贷方,如果期末有余额,则记入借方。
2.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增加额被贷记,减少额被借记,如果期末有余额,则被贷记。
3.成本和费用账户:增加的金额记入借方,减少或注销的金额记入贷方。一般费用结转后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就记入借方。
4.收益和利润账户:贷记增加额,借记减少或核销额,结转收益和利润后,期末不应有余额。
借贷:是会计借贷记账法中的会计符号。无论什么行业,核算方法、原则、规则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借款只是企业的一种方法。
下面通过小例子简单说一下如何使用上面提到的基本意思。
用银行存款买一批原料要2000元。这个会计分录?怎么写
首先,要知道这个题目涉及到哪些主要类型的会计科目。本题涉及所有资产科目,即:银行存款和原材料。怎么录?我应该借记银行存款还是原材料?很明显,银行存款减少了,原材料增加了。根据资产科目的含义,借记意味着增加,贷记意味着减少。
会计分录恰好是:
借:原材料2000
贷款:银行存款2000
你可能会问,我怎么知道涉及到原材料和银行存款?这个不用担心。会计分录已经接触得更多了,这一点会逐渐变得清楚。这就像化学中元素的符号一样。说到铁,我会自动想到它的符号是fe,道理是一样的。
如何快速记忆会计分录?
1、区分类别
在确定会计科目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看涉及到什么类型的会计科目,知道是什么类别。而且要记得清楚这一类的增减都记录在哪里。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科目。(会计科目分为六类:资产科目、负债科目、共同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成本科目、损益科目。)
2.了解增减规律
知道了这个会计科目的类别,就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显然,在上面的例子中,银行存款增加了,库存现金减少了,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都是资产科目,由此可以得出,借款人填银行存款,出借人填库存现金。
3、多接触现实
如果你想学好会计分录,有一个可靠的方法可以将它与实践相结合。如果你有时间,你可以从你身边做会计的亲戚朋友那里了解更多关于会计分录的情况。有机会也可以去会计事务所实习几天。动手实践是掌握它的最快方法,理论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伟大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练习,每个人都会忘记。如果你不多练习,你会忘记你学过的东西。所以,每当你学完一章知识,就需要用习题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学完会计分录还要做一些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