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了备抵账户(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外,资产一般是通过贷款减少的。所有这些都属于备抵账户),余额一般记入借方,但备抵除外,在贷方,关于余额有两件事需要特别记住: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余额可借可贷,是借款人性质的资产。如果是贷款,就会从资产变成负债。
二、借款费用增加贷款减少,一般在借方有余额,制造费用可能没有余额。
三、费用支出通过增加贷款,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计算利润。(属于损益范畴)
四、债务贷款增减,余额一般在贷方,是两个特别要记的东西,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余额方向可以是借和贷,在贷方,它是负债,如果是借方,它从资产负债表上看是资产。
5.所有者权益贷款的增加和减少,以及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别点应该记住。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33,354为分配利润,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它意味着利润(利润大于零),如果被借记,它意味着亏损(利润小于零)。本年利润转入年末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无余额。
六、收入贷款的增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计算利润。(属于盈亏范畴)。
七、损益类无余额,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比如资产:如果是借记,说明这个账户增加了,比如借记:银行存款1000。
贷项:库存现金1000
那么银行贷款增加1000,库存现金减少1000,也就是说有1000元存在银行。
负债:借记:应付账款1000。
贷款:银行存款1000元。
显示应付账款减少1000,银行存款减少1000,账上付了1000,钱少了。
借:原材料1000
贷:应付账款1000
原材料增加1000,应付账款增加1000,说明我们赊购了别人的东西。我们拥有更多的东西,欠别人更多的钱。
不是这样的。
不同性质的账户结构不同。
资产类和成本类科目借增加和借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贷款而减少,因贷款而增加;损益类中的费用类因借款而增减,期末结转后无余额;损益类中的收益类是借少贷多,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根据参与会计核算的账户数量,分录,可分为简单的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的分录指的是分录,一个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也就是分录,一个借一笔贷款的会计;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不包括两个)的会计分录。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凭证来实现的,这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在会计核算中,无论发生哪种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录前按照规则填制凭证,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记账和事后核对。有两种会计分录: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扩展数据
根据会计处理的不同,企业返利可以具体描述为:
1、达到规定数量的礼品实物。比如一个月内,我们卖出30台电磁炉,赠送10套配套橱柜;
2.直接返还货款的形式。如读者来信中,https://www.zhucesz.com/百万元利润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直接返还百货公司,属于货款直接返还;
3、抵销支付的形式。比如你在某个时期(一般是一年)买2万件,返利是1%
根据税法规定,货物销售并向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有退货或销售折扣,买方已付款或货款未支付,无法退回发票和抵扣的,买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购货退回证明或折扣请求书》并发送给卖方,作为卖方开具红色专用发票的法律依据,开具红色专用发票。
-分录会计
会计分录是
借应付账款
贷出银行存款
你付了应该付给对方的钱,所以债务减少了。相应的银行存款也减少了。
具体区分是这样的。
资产账户借方贷方-
负债账户的借贷
损益账户借方贷方-
成本账户借方贷方-
所有者权益借贷
说清楚了,你得分清每个会计科目属于哪一类,然后就好办了。
分录无论做什么都会保持动态平衡。
即,会计标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1、资产类账户在借方表示增加,在贷方记录表示减少;
2.负债被借记表示减少,被贷记贷方表示增加;
3.所有者权益被借记表示减少,被贷记贷方表示增加;
4.记入借方的收入表示减少,记入贷方的收入表示增加;
在资产类别和费用分录,中,增加代表借方,减少代表负债、收入、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贷方;增加代表贷方,减少代表借方。
流动资产账户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待摊费用等。可以反映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商业周期内发生变化或消耗的资产。
扩展数据
除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外,新增固定资产只能在取得产权证书后入账。比如有的企业还把没有产权证的房屋记为企业资产;本应由购买福利费分配给职工的非产权房,也记为企业资产,会虚增企业固定资产。
有些企业还会混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界限,把应该是低值易耗品的物品当成固定资产。有时候,企业在增加固定资产的同时,还会涉及到其他不当行为。比如企业从某单位采购设备,转移支付的金额高于设备的价格,然后双方把差额作为好处费。
资源搜狗百科全书-资产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