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
2.发行费用先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以后分期摊销;
发行时间: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款:银行存款
摊销时间:
借:财务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
3.发行费用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以后各期分期摊销:
发行时间: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
摊销时间:
借:财务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
应该指出的是:
(1)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专门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发行成本差异较大的,在所购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直接计入所购固定资产成本。
(2)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专门用于购建固定资产,且发行成本差异较大的,所购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3)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专门用于购建固定资产,但发行成本差异不大,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4)企业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不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发行债券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根据发行债券的价格,发行方式可分为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根据所发行债券的还款方式,所发行债券可分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到期还本。那公司发债时账目怎么处理?
企业发行债券时:
借方:银行存款(实际收到)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倒推、借贷)
贷:——应付债券面值。
当债券的票面利率大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为溢价债券(以高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在出借人;当债券票面利率小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属于at贴现债券(低于债券面值发行),“——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在借款人;当债券的票面利率等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属于平价发行债券。
发行债券的成本(费用、佣金等。)应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反映。
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实际利率为实际市场利率。
债券存续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利息费用按照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用途计入相应科目。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相关资产账户,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借:在建工程/研发;d支出——资本化支出(债券期初应付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
贷款:应付利息(应付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应付债券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应付债券的初始摊余成本为期初应付债券的账面净值。每期确认的利息调整,即按照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票面利息与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之间的差额。
溢价发行时,借记各期确认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差额,扣除本期应计利息。
每期实际支付利息时:
借方:银行存款
贷款:应付利息
债券偿还本金
当公司发行附认认股权证债券(可分离交易)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不可分离交易)时,它包括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在初始确认时,债务部分和权益成本应分开,分别处理。
拆分时应先确认负债部分的公允价值,再根据整个工具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部分的初始确认金额后确定权益成本的初始入账金额。
借:银行存款(发行价)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可贷)
贷:——应付债券面值。
其他权益工具
在后续处理中,剩余负债仍按实际利率法核算。权益部分,属于附认认股权证,到期行权,借用其他权益工具:权益资本公积33,354股权溢价。
到期放弃行权的,将“其他权益工具”转入“资本公积”,借入其他权益工具:资本公积33,354,股本溢价。
可转换公司债券,到期行权时,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付债券账面价值),借:权益资本公积——权益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