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降价
1、按一定比例预留降价资金。
借方:销售商品的成本
贷款:商品降价准备
2.用商品售价准备金弥补商品售价损失。
借:商品降价准备
信用:销售商品的成本
3.降价出售货物
借方: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原始采购价格)
贷款:库存商品
4、用提取的商品售价准备金弥补售价损失
借:商品降价准备
信用:销售商品的成本
二、降价损失直接在当期销售损益中处理。
1、决定降价,抵消原差价。
借:商品买卖之间的差额(金额为原售价减去进价)
贷款:库存商品
2.调整当前商品销售成本。
借方:销售商品的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从原进价中扣除售价后的售价)
3、降价销售收回货款
借方: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按照调整后的成本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
借方:销售商品的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
三、存货价格调整的会计处理
1、商品进价的调整,按新的进价和销售价的差额在有关科目核算。
2.商品价格的调整。
(1)提高售价时:
借:库存商品(调整后的售价与原售价的差额)贷:商品购销差额。
(2)当售价降低时:
借:商品买卖之间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原售价与调整后售价的差额)。
以上是企名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的知识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如果遇到更复杂的问题,请登录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