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有几个问题要问。问题1:第二个基准影响因素(图1)“有没有特别关注的事项”和识别影响因素(图2)。第一条“规定……特定项目的计量……”和第三条“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定方面”我想先了解一下第二个基准和标识。三项意思差不多吗?因为我觉得都是“特别关注项目”“特定项目”这些词,有点傻。我分不清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后面问的问题也和这些有关)。问题2:图2中的真题,选项14 C(图3),虽然答案说“确定重要性不考虑……决定”,但选项C是否可以理解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即第二项“是否有特定的会计主体……”因为选项C也说了“财务报表的特定使用者”。问题3:我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说过,实际实现重要性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公认的重要性水平,取决于实际实现重要性是高于公认的重要性还是整体重要性,但我在图4中看到实际实现重要性低于某个特定的类别……重要性水平只是说实际实现重要性低于(也可能高于)公认的重要性水平,所以实际实现重要性只能低于公认的重要性?问题4:图5中D选项的答案说是需要在整体重要性的基础上考虑的因素,但是否可以说D选项也是正在被识别的影响因素,因为也有“具体项目”的表述(回到第一个问题)?问题5:D选项为什么不说“错报未更正……需要应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定义并不意味着“将未纠正和未发现的错报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低到一个适当的低水平”。那么为什么选项D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无关呢?老师被这些问题迷住了。谢谢你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