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编译会计分录?
第一:涉及的账户,哪些涉及经济业务的账户发生了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所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属于什么会计要素,是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加或减少,确定这些账户有无增加或减少,增加或减少的金额;
第四:方向,根据账户性质及其变化情况,分别确定要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写完整的会计分录
大家一定觉得这种学习比较单调,整天和会计分录、公式计算打交道。实学没有捷径,但有其内在规律。我们需要一些技巧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下面教大家几个会计公式。这里说的公式就是借贷法的公式。公式如下:
借增贷和减贷是资产,权益是相反的。
成本资产都是一样的,所以要认真记住,不要搞砸了。
损益账要分清,费用收入不一般。
2、核算步骤
会计中有七种基本的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入账、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这七种方法归纳成下面的公式:
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是第一位的。
复式是最神秘的,不容易填审证。
记账要慎重,成本核算要注意效益。
财产检查核对了事实并编制了报表。
3.期间摊销账户的财务处理
期间摊销科目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待摊费用实际上是先支付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上是先估算后支付的费用,主要是负债。它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几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会计规则可以通过组合以下公式来理解和记忆。
待摊销的预付款全部跨期,权责发生制。
先花钱是为了被传播,再掏钱。
支付预付的借据和放弃的信贷资金。
摊销需要从出借人转出,借入的费用计入损益。
预提费用由贷方支付,四项费用由借方支付。作为一个会计初学者,刚接触会计的时候,总觉得记账难,让人抓狂。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不需要会计证,对于初学者来说真的很难“会计分录”。今天,我将教你如何学习成为一个会计分录
如果我说你需要多背多练,你会不耐烦吗?
如果是我,我也会感到不安,但是你在会计行业干得越久,你就会发现会计只是那些会计分录,你不相信吗?好吧!两年后你一定会记得我说过的话!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我们不需要钻研太多的会计科目,也不用担心会计分录,只是顺其自然。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的,必须!必须!必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记住会计规则:
有贷必有贷,贷必等额。
会计分类:
资产、成本和费用的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所有者权益、负债和收入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注意报表和试算平衡表中的平衡公式:
“资产成本=负债的所有者权益收入”
然后,我们来看看学习方法。
我告诉你一个笨办法:你在一张纸中间划一条线,左边写资产、成本、费用、损益的费用账户,右边写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的收益账户。把这张纸压在玻璃板下,你可以随时阅读。
将左边的科目设置为“借方”科目,并添加相同符号的“借方”科目。用“贷方”符号减去“借方”账户的减少额。
同理,将右边的科目设置为“贷方”科目,增加“贷方”科目的增加额
如果可以,你也可以在上面填上会计分录。事实上,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常用的会计分录如下:
资产类: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负债:长期/短期贷款、应付职工工资、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类:基本用于查看账户的汇总情况。
成本类别: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等。
费用类:销售/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收入类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那我们来看看。我们会计行业的会计分录问题是什么?
例如,以下内容:
1.本月提取备用金1000元。
借:库存现金1000
贷款:银行存款1000元。
2.业务员小王,出差借款1500元,现付现金。
借:收到其他应收款—— 小王1500。
贷:库存现金1500
3.月底,小王回公司报销1000元,余款退回;报销1600元怎么办?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1000。
手头现金500
贷:其他应收款1500
出纳员将多余的1500元现金存入银行。
借方:银行存款1500。
贷:库存现金1500
5.本月银行贷款利息计提至5000元;收到银行存款利息1500元。
借方:财务费用5000。借方:银行存款(1500)
贷:应付利息5000贷:财务费用(1500)
将所有会计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资产类别的任何增加记入借方,资产类别的任何减少记入贷方;任何负债的增加都记入贷方,任何负债的减少都记入借方。
借材料采购20000,借应交税金,交增值税3400,借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