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会计分录中借贷区别

2023-04-25 15:57:32深圳会计培训

借贷法是指以会计等式为原则,以借贷为符号,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复合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扩大到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减和计算经营损益。你知道分录会计所说的借贷是什么意思吗?接下来,分录会计公司的企名网将告诉你借贷的含义。

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借就是在余额上加或减东西,那些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业务需要可以放在余额两边的项目,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具体名称。这些项目严格分类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其中资产只能放在余额的左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只能放在余额的右侧。

只要它有业务,需要写一笔贷款给分录,无论如何增加或减少的东西,它必须确保平衡。比如一个刚起步的公司,就是一个左右空空的天平。比如公司的第一笔业务,就是股东把钱存入银行账户,向公司注资10万元。我们会这样写一个分录:银行存款10万,实收资本10万,意味着增加银行存款和实收资本,因为“银行存款”属于资产。对于资产来说,借意味着增加,资产只能放在左边,所以意味着我们把银行存款放在余额的左边,权重为10万,“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而对于所有者权益类来说,借意味着增加,而所有者权益类只能放在余额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实收资本放在余额的右边,权重为10万。最后,天平的左右两侧有相同重量的物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平衡摆放。最后,分录写对了。

再比如,那家公司的出纳去银行提取一万现金作为备用金,就会涉及到“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两个会计科目。当我们从银行取钱的时候,银行存款减少,现金增加,那么我们就会写借入一万的库存现金,借出一万的库存现金,因为“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都是资产,都是资产,都是东西。两者都是资产,我们只能在余额左边的项目上做手脚,就是从刚才原来的10万银行存款中取出1万,放入1万现金,最后余额又平衡了。哪一方具体记录了分录贷款的增加,哪一方记录了减少,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账户中记录的经济性质。通常,资产、成本和费用账户的增加记为“借方”,减少记为“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账户的增加记为“贷方”,减少记为“借方”。

1.借款的方向通常在会计分类中根据情况定义为“借入”或“借出”。

(1)当账户属于资金所有者时,此时账户:资产/费用表示资产增加,负债减少,则记“借方”,记-贷方。

(2)当账户属于出资方时,此时账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则记“贷”和——“借”。

2.把“资本占有主体”想象成“自我”;把“资金主体”想象成别人。

3.借方和贷方只是符号,左边是借方,右边是贷方。

(1)通常情况下,借方是资金流出方,贷方是资金流入方。

(2)根据公式

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公式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资产=债务利润资本。

公式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费用=债务收入资本

(3)对于公式、、,左边的项目(资产和费用科目)加到借方,右边的项目(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本和收入)加到贷方。反之,左手项记为贷项,右手项记为借项。

(4)记账是记录一个事物的两面,所以必须有借贷,而且借贷必须相等,也就是余额。

说明

假设A公司向银行借款50万,A公司接受股东50万。

理解:是指A公司属于资金占用人,甲方(自身)向他人(银行和股东)“借”100万=他人(银行)“借”钱给甲方(自身)50万(现金);别裤贺卖给该人(股东)贷款50万元(现金)给甲方(本人)。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