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购买出口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2.确认出口商品的销售收入,根据外币金额和选定的汇率确定销售金额:
借方:应收账款等。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3.结转成本:
借方:主营业务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
4.根据税率与退税率的差额,将不可退还的进项税额计入成本:
借方: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进项税)
5.货物出口后,按照下列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款:
借方: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已收出口退税:
借方:银行存款
贷项: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一.新政策
1.出口企业购销合同(包括:出口合同、外贸综合服务合同、外贸企业采购合同、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采购合同等。);
2.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空运提单、铁路运单、货物运输单据、邮政收据及承运人出具的其他货物单据、出口企业承担运费的国内运输发票、出口企业支付的货运服务费发票等。);
3.出口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报关的单证(包括:委托报关协议、委托报关单位开具的报关服务费发票等。).
第二,旧政策
1、外贸企业采购合同,生产企业采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采购合同包括购销合同项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
2、出口货物舱单;
3.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运输单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签发的货物单据,以及出口企业承担运费的国内运输单据)。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各位朋友已经知道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是怎么做的了。具体的会计分录在文章中也有讲解,最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也为大家讲解。那么对于以上,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我们的问答;一个老师。或者获取文章中的资料包学习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