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摊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待摊费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或现金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和在生产经营期间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费用,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已经支付但不能视为流动费用的费用,是流动资产项目之一。按照我国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以计入待摊费用。递延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我国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这一科目。
1.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付但应由当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性支出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定期维护费、预付固定资产租金等。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和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超过一年的费用,不得列为‘递延资产’。
2.这种费用虽然发生在本期,但仍然在后续期间发挥作用。不应全部记入本期的生产费用和商品流通费用,而应由以后各期分摊,以正确计算各期的生产费用或商品流通费用。为了反映待摊费用的增减,应设置“待摊费用”科目。
3.费用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费用摊销时,贷记本科目。借方余额表示待摊费用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流动资产列示。对外经济合作企业还核算建造临时设施、使用中的周转材料和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实际费用,以及金额较大、受益期较长的大型施工机械的安装、拆卸和辅助设施费用。我国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该科目。
以上是对“待摊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分录”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想了解更多会计实务和税务实务知识,可以关注“”,免费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待摊费用的会计分录1。企业有待摊费用时,借:预付款项——待摊费用(或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2.企业摊销相关费用时,借:管理费用(费用所属部门计入相应科目),贷:预付款项——待摊费用(或其他应收款)。
待摊费用是指需要多期承担的费用,一般一次性负担不起;因此需要分摊的费用数额较大,尚未分摊的费用称为待摊费用。接下来,我将带您浏览待摊费用的会计分录。
1.待摊费用
需要预付的费用一般是排污费、广告费、技术转让费、固定资产定期维护费等。属于一次性支出;一般分配期为一年及以下,一年可分为12期,每期只要分配一点成本。
(1)假设A公司2021年发生的排污费为240万元,12期每期只需分摊20万元。
2.待摊费用的会计分录
举个例子:A公司2021年末产生了200万元的广告费用,之后因为费用高需要分摊费用;甲公司将费用分12期进行分配,其中第一期的会计分录已于2022年1月分配完毕。
(一)企业发生待摊费用时,
借方:预付2000000
贷款:银行存款2000000。
2.企业摊销相关费用时,
借方:管理费16.7万。
贷:预付款183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