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折旧完会计分录,会计分录记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完会计分录详解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为了在其使用寿命内,根据资产耐用年限和预计残值率,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并计入成本或费用中的过程。固定资产折旧对于企业会计准确计算成本、正确核算利润起着重要作用。
固定资产折旧完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过程:当固定资产开始投入使用时,根据资产耐用年限和预计残值率计算出每个会计期间的折旧额。一般常用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额应按照一定的计提方式和周期计入会计记录中。
以直线法为例,如果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0,000元,耐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率为10%,那么每年的折旧额为[(10,000 - 10% x 10,000) / 5] = 1,800元,每个会计期间可以按照1年投资分摊计提1,800元折旧费用。
2.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记录:在公司每个会计期间的结束时,需要根据折旧计提情况记录相应的会计分录。以直线法为例,每年投资1,800元折旧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折旧费用1,800元,贷:累计折旧1,800元。
这样,每次折旧计提都会将折旧费用计入到“折旧费用”借方,同步增加到“累计折旧”贷方,累计折旧账户记录着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金额。
当固定资产报废或者出售时,需要根据折旧停止日期计算最后一次折旧额,并进行会计处理。例如,一台原值10,000元、耐用年限5年、预计残值率10%的机器在第3年底出售,最后一次折旧额为[(10,000 - 10% x 10,000) / 5] x 3 = 3,600元。会计分录为:
借:累计折旧3,600元,借:资产报废损失(或其他资产损失)为10,000元,贷:设备(或其他资产账户)为13,600元。
以上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完会计分录的详细说明和举例。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