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下股权转让会计分录,股权转让在成本法下的会计分录
成本法下股权转让会计分录
成本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用于记录和计量股权转让交易。在成本法下,股权转让的会计分录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股权出售方(转让方):
- 收到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账户(资产账户):借方
- 原先持有股权的账户(资产账户):贷方
- 股权转让收益差额账户(权益账户):贷方
2. 股权购买方(受让方):
- 股权的账户(资产账户):借方
- 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账户(资产账户):贷方
- 股权转让成本差额账户(权益账户):贷方
股权转让的金额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可以是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形式。股权转让收益差额账户记录了股权转让方收到的超额款项,而股权转让成本差额账户记录了股权购买方支付的超额款项。
举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成本法下股权转让的会计分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假设A公司出售其持有的B公司的股权给C公司,股权转让金额为100,000美元,其中50,000美元以现金的形式支付,另外50,000美元以C公司发行的普通股票支付。
根据成本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会计分录:
对于A公司:
- 收到现金账户(资产账户):借方 50,000美元
- 原先持有股权账户(资产账户):贷方 50,000美元
- 股权转让收益差额账户(权益账户):贷方 100,000美元
对于C公司:
- 股权的账户(资产账户):借方 100,000美元
- 现金账户(资产账户):贷方 50,000美元
- 股权转让成本差额账户(权益账户):贷方 50,000美元
通过以上会计分录,A公司收到了股权转让金额并记录为收入,而C公司则获得了B公司的股权并相应记录为资产。同时,股权转让收益差额账户和股权转让成本差额账户也需要分别记录以反映实际的交易差额。






- 5分钟前学员提问:学会计的基本条件和学历要求?
- 8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培训班要多少钱一般要学多久
- 9分钟前学员提问:会计实操培训班大概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