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会计课程 授课老师 会计实操 会计考证 名师解答 会计资讯 关于我们

冲库存股会计分录

2023-02-15 09:22:50深圳会计培训

  同学!

  1、盘盈,原因尚未查清:

  借:库存商品,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财产损益。

  2、查明原因后,属于收发计量等: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财产损益,贷: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盘亏的账务处理:

  1、盘亏,原因尚未查清: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财产损益,贷:库存商品。

  2、查明原因后:

  借:其他应收款(有责任人赔偿部分)、管理费用(管理不善)、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财产损益。  我在学习 CPA-会计 科目的时候也遇到这个问题。

  库存股,通常都是在企业回购股票时产生的,说白了就是公司用钱买了其他投资者的股票,存到自己兜里。

  刚学到的时候我很懵逼,事情还能这样做?理由有二:

  这他妈不是闹呢吗?公司是所有者的,你拿所有者的钱去买所有者的权力,然后搁到自己裤兜里叫库存股,这不是抢钱吗?做分录时也很奇怪,“库存股”到底归属于那个基础科目搞不清楚。照理说应该是“资产”,毕竟是“库存”,但购买时的分录,这家伙是记在借方,贷方是银行存款。也就是说减少了“银行存款“增加了“库存”,应该是资产内部互换。但它不能算“资产”,因为第一条资产的定义就不符合,它没办法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自己有了自己的股票,拿自己的利润给自己分红,这不能算成是自己的盈利,对吧!不然没完了,禁止套娃。”负债“更不可能,这玩意很明显不会有利益流出企业了。“所有者权益“也有可能,但摆明了那么大的”股本“科目和”股本溢价“科目不用,实质上也很符合,毕竟一部分股东退出了,相应的“股本”和“股本溢价”应该减少才对。但它偏偏不用,非用个“库存股”。借贷方面也是,“库存股”明明是之前没有的,是增加的,但“所有者权益”的借方应该是减少才对。

  直到我使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去考虑:

  公司花了钱,买了其他投资者的股票。

  别整那么多幺蛾子,这不就是投资者退股了吗!

  投资者拿到了自己想得到的退股金,公司的这部分所有者权益自然跟着减少。

  非得说成是公司买的,一个主动性方向的区别,就把人搞晕了。

  接下来,考虑借贷方向的问题。

  银行存款(资本)减少了,所有者权益自然会跟着减少(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但“库存股”明显增加了,解释只能有一种:

  “库存股”是个罕见的“所有者权益“科目下”股本”和“股本溢价”对应的准备类科目,借贷方向是相反的。

  妈的,准备类科目加个“准备”俩字好不好,别人都加啊。是不是玩不起?

  既然是准备类科目,那这东西就是用来抵减的中转站,不会有股本那样的对公司权力。

  后来阅读了更多的资料,果然:

  库存股无投票权库存股无分配股利权库存股在公司解散时不能变现(废话,公司自己持有,公司都解散了,变现给谁?)这样,事情就清楚了。

  “所有者权益“在最开始购买”库存股“的时候就减少了,之所以没有记录在”股本“和”股本溢价“中,是因为”库存股“是一个准备类科目,是在固定期限内需要销毁的。销毁的时候,会和“股本”“股本溢价”冲抵。

  未销毁的“库存股”,可以用来交换职工或者其他方的服务,相当于职工或其他方用服务换了钱,再用钱换了股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职工股份支付行权的时候,并没有“股本”这个科目参与就能把股票分给职工,因为对应的“股本”并没有注销,只需要换一下名字就好,不需要额外增加“股本”。

  对应分录如下:

  回购股份时(此时所有者权益已经减少了。):

  借:库存股贷:银行存款注销时

  借:股本(库存股对应的股数,乘上每股票面价值) 股本溢价(倒挤的金额)贷:库存股(注销的金额)股份支付职工行权时(记得给股票改名)

  借:银行存款(职工支付的行权金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职工的服务确认为费用的金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的金额,也可能在贷方)贷:库存股(购买职工服务的对价)卖给某人时(不知道这种操作行不行,还没学到)

  借:银行存款贷:库存股……

  看到这个科目,我很气愤。

  其实只需要改名叫“库存股准备”或者“注销股准备”,那么大家就都会理解了。

  科目名字涉及面太广,更改很麻烦,那麻烦每年一本的教材上,涉及“库存股”的地方添上一句,是“股本”和“股本溢价”的准备类科目,所有的事情也都解决了。

  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余额”、“净值”、“价值”;比如长期借款的借方应该记录的是现值之类的问题。

  这些内容,本来改个名字或者注释一下,就可以节约后来者大量的时间,偏偏一句都不提,一定要等人误入歧途,明年再来。

  更不要提教材中还有令人气愤的文字,比如2020年会计第194页的例题中的“离职比例为每年10”之类的地方。

  这种地方让学习者不仅仅要面对复杂的规则,还要提防来自于授业者不作为的人为障碍。

  等我学完了,我把所有陷阱都找出来,一个个全给它们填了。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正准备参加

广州会计培训

, 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

惠州会计培训

东莞会计培训

深圳会计培训考试

、 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学乐佳会计培训官网。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