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点解释,最好讲个例子啊 Rob W
会计中的“转出”,是会计方面对转入转出的现金或非现金账项的一种结算转账的用词(说法)。该词可以是用于对账项的表达(如从那(哪)里转出来,转到那(哪)里去),也可能是说明对某一账项处理的由一个(或若干个)账户转入到另一(或若干个)账户,如职工薪酬结算时的处理,是从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转(出)到应负担的各项费用账户。
会计中的“转出”方还可理解为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资金的;与之相对应的“转入”方也可理解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资金的运用。
还可理解为:“转出”是贷方,“转入”是借方。
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
需要结转的大致如下:
1、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以上所有完毕之后,月末结转,先结转收入类,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5、再结转费用成本类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6、最终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可在年终时做),分录为
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你问“为什么有的时候再借方有的时候再贷方”,结转时,基本上都是从相反的方向转到另一科目。双向性的科目(如权益类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资本公积等)借贷方都有可能,结转时从相反方向结转。而收入类科目结转时肯定从借方结转(因为发生时在贷方),成本费用类科目结转时从贷方结转(发生时在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