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福堪中学校长董殿习。
2022年中考,南乐县福堪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福堪中学”)平均分位居全县乡镇第二名,28名学生被南乐一中录取,其中吴佳慧同学位居全县第5名,与李晓静、孔申浩一起被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培优部录取。
优异的成绩让这座沉寂多年的偏僻中学出了名。然而就在三年前,2019年2月,接任南乐县福堪中学校长的董殿习,不得不面对所有乡镇学校校长都必须面对的现状:师资不稳定,教学力量薄弱;教师结构性缺编,职业倦怠严重;生源质量较差,流失严重……
整体荣誉背后,是董殿习三年的默默付出。“他早已经把福堪中学当成了家。”他女儿如是说。
提升业务能力
打造教师队伍
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吸引不到外来优秀教师,我们就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
在教学中,面对刚招来的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讲课枯燥、学生们不易听懂的情况,董殿习要求新老师先听课学习,并由老教师亲自帮带。制订学科组集体备课制度,每人都要参与备课,集体讨论最优备课方案,让课堂高效。“我的语文已经讲得绘声绘色,连孩子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初二语文老师吴潇洁通过参与课堂教研教改,上课不像当初那样紧张。老师外出培训、购买教学理论专著,董殿习总是“出手阔绰”:“咱缺的不是钱,而是知识、本领。”近年来,福堪中学培养出乡村首席教师5人、省市县各级骨干教师15人,在全县乡镇中学名列前茅。
为让教师有成就感、荣誉感,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董殿习先向教职工发放问卷调查,经多次调研、充分讨论、多次修订,才形成制度。在这种制度激励下,很多教师主动向学校申请担任班主任、兼职教学科目。
为帮助教师消除压力,支撑着他们再接再厉、奋勇向前,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从紧张的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用于帮助贫困职工、为教师过生日、慰问生病教师。
注重精细管理
优化素质教育
管理出成效,管理促质量。在学生管理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班级管理细则和寄宿生管理条例,寄宿生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学校行政轮流值班,教师值勤组全力配合,专兼职寄宿生管理人员协调工作。在早起、晨练、就餐、晚自习、就寝等每一个环节做到了无缝对接。福堪中学的铃声比其他学校多几道,起床铃、早操铃、读书铃、早饭铃、预备铃、提前进班铃等等,每响一道铃音,就提醒学生要准备的工作,使学生按部就班,及时进入学习状态。
董殿习要求九年级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每名学生都有学习目标,都能学有所得,使那些厌学的学生摆脱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重新树立了奋斗目标。初三有几名学生数学成绩只有几分,学校教务处领导带头,利用休息时间主动给他们辅导,其他老师也纷纷开展了针对性辅导,有效地提高了他们中考的综合成绩。
董殿习特别重视各类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教育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家长们也参与其中,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校园竞赛类,通过书法、小制作、手抄报、校园运动会等比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福堪中学教务处主任宋星记说:“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绝不是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练出来的,而是活动开展多了,学生有了舞台,学校对他们有了吸引力,他们自然而然乐学、善学了。”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董殿习对待教师总是严厉中不乏温和与耐心,如同兄长般带领着他们鞠躬尽瘁;面对学生,他总是百般呵护与鼓励。自从来到这个学校,董殿习时刻心系孩子们,不仅成了老师心中的“靠山”,更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大叔”。
农村的学生相比于城里的学生基础要差一些,甚至有的学生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惯。董殿习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找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学校还教学生跳曳步舞,并改编体操与舞蹈,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每个月定一个教育主题,在每星期一升旗仪式上,由每个班级代表进行一次演讲;在校园小广场安置了一块电子大屏幕,致力于打开农村学生的眼界,鼓励他们多看新闻,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董殿习的带动下,老师除了教师身份之外,还兼任了“家长”的角色,并对学生生活上给予照顾。学校里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六至九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老师同样陪着学生一起吃饭,晚上定点查寝。
学校有一对双胞胎,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条件原因,曾一度处于辍学状态。董殿习为她们争取了贫困生补助,免除了学生在学校的一切费用。在县城中学辍学的学生李壮壮,刚来到福堪中学时非常抗拒,一段时间以后,他不仅不再逃课,还认真学习。他说:“这里的老师很好,我很喜欢。”
记者 李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