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销售货物时,需要向购货方收取销项税。其中销项税是指销售货物或有应税项的税金时应交的税金。对于销项税额,应如何做会计分录?
销项税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是什么意思?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等,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采用一定的计税方法计提的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应交税费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什么是销项税?
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税务机关会对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征收税额,即增值税。增值税分为进项税与销项税。其中,销项税一般都是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的过程中,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所以,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需要收取两部分钱,不含税价款与销项税额。
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设置“销项税额”等专栏,用来记录企业销售货物中收取的增值税额。企业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货物应冲销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企业销项税转出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月末结转,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为红数)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为红数)
冲销是会计核算的概念,指相互抵消,即对的会计记录进行冲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企业发生应付账款冲减应收账款的业务,会计人员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应付账款冲减应收账款会计分录怎么写
“应付账款”是负债类科目,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
借方计是冲减应付账款,购货时缺货,查明原因是因为供货方少付,就是说明应付账款减少,刚好借方写应付账款冲减应付账款。
应收账款借方记增加,比如我们销售货物、代购货物中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输费等属于应收账款,应该记入借方;贷方记减少,当我们收到代垫费用时我们记入贷方。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调整账务:
借:应付账款
其他应付款
贷:应收账款
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假如我们报税记账完,发现应收单位搞错了,应该为甲公司,但是我们记成了乙公司,那我们这时怎么办呢,且两家公司的折扣还不一样,很多会计小白可能就被难倒了。我们这时候需要在次月进行账务调整,做应收账款的冲减。如果甲公司给的折扣比乙公司低,那我们先用红字冲销上月的分录,再用蓝字重新做一张正确的凭证。
如果已经冲减的应收账款又回收,先要恢复债权,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然后再做收回分录,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贷: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