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费为负数怎么调?
应交税费为负数需要查清楚应交税费是负数的原因,究竟是多交税还是少计提税金,也有可能是当期增值税有留抵税额.若是增值税有留抵税额是正常的,不用处理;若是多交税了可向税局提出申请,用来冲抵以后月份的税金;若是少计提了税金,则要补计提.
1、应交税费为负数出资产负债表时可以进行重新分类,负数可以作为预付账款,如果没有预付账款,也可以作为应收账款.导致出现负数的原因主要有:以前年度多交所致;进项税大于销项税;出口实行先征后退的税收政策,期末应交税金为负数为公司应退回的税额.
2、查清是什么原因,多数可能是上缴税款,没有计提,只要补提就可以了.资产负债表应交税金项目偶尔出现负数是可以的,但长期这样是不行的.你每月有交税,就可以按交税额提前计提销项税来冲平.
3、应交税金出现负数,主要是"未交税金常情况下,在提取的时候所反映的余额,应该是贷方余额,"未交税金"期末数是负数,说明在交纳税金的时候多于你提取的数,也就是说交多了,不是什么大问题,下个月再进行调整就可以了.如果是确定帐没错,一般是由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余额大于销项税余额所造成的,也就是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的"留抵税".
4、另外,由于所得税是按季预缴,年度清算的方式纳税,所以也不排除多交的所得税款;如果没有这种情况的话,也可能就是没有计提当月的销项税.
应交税费为负数调整分录
一.调整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二.月末结转
借:利润分配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另外,在年末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别忘了此笔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的,因为以前年度少计了税金支出.
首先要查清楚出现负数的原因,究竟是多交税了,税金少计提了,还是当期增值税有留抵税额,是什么税种出现负数,然后才能处理.
(1)若是增值税有留抵税额是正常的,不用处理;
(2)若是多交税了可向税局提出申请,用来冲抵以后月份的税金;
(3)若是少计提了税金,则要补计提,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
2)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费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一、计入税金及附加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环境保护税
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应交税费--应交出口关税
二、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应交税费 --应交保险保障基金
应交税费--应交残疾人保障金
三、计入其他科目
1、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2、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烟叶税
借: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烟叶税
以上整理的资料内容,就是我们关于"应交税费为负数怎么调?"这一问题的具体回答.我们要对应交税费为负数进行调整,首先我们要去分析一下为什么应交税费为负数,然后才好有针对的去进行调整处理.这里我们还简单的分享了应交税费的会计分录. 缴纳上月及本月税金及附加分录
本月缴纳上月应交税金增值税及附加 需要补计提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税金及附加--城建税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等
缴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等
贷:银行存款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本月计提下面缴纳的话,就是计提跟缴纳的分录,分两个月写.
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会计分录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 -教育费附加
--区教育费附加
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分录怎样做?
借: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用未交增值税的数额乘以税率计提借方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方计入应交税费下月缴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
贷:银行存款
但一般本月不用计提增值税,直接在下月交增值税就可以,
借:应交税费--已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本月只提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税率是怎么算的
1.计税基础
(1)城市维护建设税依据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
《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第五条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纳税环节、奖罚等事项,比照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有关规定办理.
(2)教育费附加依据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
教育费附加税,是对在城市和县城凡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实际缴纳的三种税税额征收的一种附加.
根据国务院国发(1986)第50号文的有关规定,教育费附加是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分别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2.征收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基础按照法定比例缴纳,市区7、县城和镇5、其他地区1.
教育费附加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基础按照3缴纳.
3.计算公式
(1)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征收率
(2)教育费附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征收率
看完上文,缴纳上月及本月税金及附加分录都已经会了吧,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用未交增值税的数额乘以税率计提借方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方计入应交税费下月缴税时,但一般本月不用计提增值税,直接在下月交增值税就可以,本月只提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