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购环节
① 货已经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PS:如果是其他支付方式,如支付宝、、银行汇票付款,则用“其他货币资金“;如果开出商业汇票则记”应付票据“;如果是未付款,则计入”应付账款“
② 货物未入库,款项已支付或已经确认应付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PS:根据上分录中支付方法选择具体科目。
货物收到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PS:入库前所有的必要费用,都计入原材料的成本中。
案例1:实际成本法下采购原材料
甲公司(一般纳税人)2021年8月1日采购一批原材料,共10吨。支付材料价款40万元,增值税税额5.2万元;发生运输费5万元,取得运输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税额0.45万元。另外发生装卸费1万元,保险费1.5万元。以上费用当日以银行存款全部支付。8.3日材料入库,发现途中损耗0.5吨,经认定为正常损耗。
8月1日会计处理
借:在途物资——xx材料 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 5.2
贷:银行存款 45.2 万
借:在途物资— xx材料—运费5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 0.45
贷:银行存款 5.45万
借:在途物资— xx材料—装卸费 1万
贷:银行存款 1万
借:在途物资——xx材料—保险费 1.5 万
贷:银行存款 1.5万
8月3日入库分录
借:原材料 47.5
贷:在途物资——xx材料 40
在途物资— xx材料—运费5万
在途物资— xx材料—装卸费 1万
在途物资——xx材料—保险费 1.5
原材料单位成本
=47.5÷(10-0.5)=5
③ 货到付款单据未到(暂估入账)
月末仍未收到单据时,材料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红字冲销原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金额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金额红字)
后收到发票账单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在库期间的账务处理
① 在库原材料的正常损耗
不需要账务处理只需要调整原材料单位成本。
② 在库原材料非正常损耗(接案例1,因管理不善导致1吨原材料报废,报废材料预计可回收成本为0)
借:管理费用 5.65万
贷:原材料 5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转出 0.65万
③ 在库原材料非正常损耗(非管理原因造成损失1吨)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5万
贷:原材料 5万
PS:非管理原因造成的损失,增值税进项税不需要转出。
④ 发生跌价准备(假如发生跌价损失1万)
借:信用减值损失 1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⑤ 领用计提过跌价准备的存货
借:生产成本 —— XX产品 46.5
存货跌价准备 1
贷:原材料 47.5
3、领用与出售
① 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
销售费用(销售环节消耗)
管理费用(行政环节消耗)
研发支出(研发环节消耗)
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
② 销售原材料(包括下脚料)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下脚料无成本不必结转)
借: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如果计提过跌价准备)
贷:原材料
1、采购环节
① 原材料已入库
借:材料采购(借方,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税肯定按实际的算)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
PS:计划成本下,已入库的原材料”材料采购“科目作为中转站,转出计划成本内的金额,入”原材料“;计划成本外的金额进入”材料成本差异“。
结转原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转出计划成本部分)
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超支)
贷:材料采购
PS:材料成本差异在借方表示超支,在贷方表示节约成本。
②、原材料未入库
采购原材料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PS:未入库的原材料,”材料采购“科目如同实际成本的”在途物资“。
入库原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转出计划成本部分)
同时结转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超支)
贷:材料采购
案例2:计划成本法下采购原材料
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购入A材料,1000千克,实际买价为30 4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验收入库,该批材料计划成本为31 000元。以上价格不含税款,A材料适用增值税税率13。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304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952
贷:银行存款 34,352
同时:
借:原材料:31000
贷:材料采购:30400
材料成本差异:600
2、在库期间的账务处理与计划成本相同
3、领用环节的账务处理
① 假如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500千克。
借:生产成本 152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
贷:原材料 15,500
② 剩余500千克出售,16000元。(不含税)
借:银行存款 1808
贷:其他业务收入 1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80
同时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152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
贷:原材料 15,500
以上内容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结转采购成本会计分录:
1.采购验收入库前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或借)
3.发出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
结转发出材料
4.如果是超支成本差异率: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5.如果是节约成本差异率: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
一、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采购成本不包含进项税额;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进项税额包含在其采购成本之中。
二、费用类型
采购费用可分为直接采购费用和共同采购费用两种。
1、直接采购费用是指发生时能直接确认应由某种材料负担的费用,该种费用发生后直接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2、共同采购费用是指应由多种材料共同负担的采购费用,该种费用发生后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分配标准主要有采购数量、价格等。
三、成本组成
1.集中采购机构成本
主要是指从事政府采购活动所花费的资金与劳动付出。一般来说集中采购机构的资金有两个渠道:财政性拨款;集中采购机构自身收入。
2.采购人付出成本
主要包括采购项目预算成本、技术参数确定成本、租用开标场地成本(强令进入招投标市场的政府采购活动,供应商投标成本根据投标成本性质可分为固定成本与非固定成本两类。
3.非固定成本
主要是指由于采购机构业务方式的不确定性、方便投标人考虑程度上的差异性、规范操作理解上的误差等原因,直接导致了供应商要承担的隐性的投标成本。
以上就是【结转采购成本会计分录】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教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