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出口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外贸公司出口退税(增值税)核算
外贸公司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账核算购进金额和进项金额,如购进货物当时不能确定用于出口或内销,一律记入出口库存账,内销时从出口库存账转入内销库存账.
(一)购进出口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出口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二)确认外销货物的销售收入,根据外币金额和选定汇率确定销售额: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三)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四)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将不可退的进项税计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五)货物出口后,根据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六)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生产企业和外贸的退税有哪些区别?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方法,并且生产企业只能出口本企业经营范围内的产品.
外贸企业实行免、退税方法, 即对本环节中的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所退税额是国内采购部分发生的增值税.
外贸型企业对于出口商品没有限制,只要是在国内采购并且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产品都可以退,当然商品退税率不能为0.
免: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 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外贸出口退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它与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有哪些区别?上文就这两个问题,小编已经做了大量的解读,就不再多言.如果学习完本文,你依旧有觉得不够全面之处,还可以向堂专门配备的老师进行提问咨询,他们将在线为你及时作答. 企业收到退税,应当区分不同情形进行处理:
一、多缴退税
这种情形将原先计提、缴纳分录反过来写即可。
例如:甲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申报缴纳房产税20万元。税务机关发现甲公司计算,多缴6万元,向甲公司办理了退还手续。
借:银行存款 6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6万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6万
贷:税金及附加 6万
注1:若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期限乃是结算缴纳之日起三年内。
二、汇缴退税
例如:乙公司2019年度预缴企业所得税200万元。汇算清缴计算2019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180万元。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退税20万元。
借:银行存款 2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万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万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万
注2:纳税人也可以自行选择不办理退税,而抵减2020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
三、出口退税
例如:丙公司出口企业,适用“免抵退”办法。2020年1月出口销售额300万元,退税率11。当期内销应纳增值税额15万元,结算退税18万元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当期应退税额) 18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3万
借:银行存款 18万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8万
注3:出口退税,不退还相对应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征税费。
四、即征即退、先征后退(二者实质一样,只是时间区别)
此属于政府补助,税额只是确认补助金额的依据。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指定购建资产或者补偿未来费用)
其他收益(补偿已发生的“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费用)
营业外收入(补偿已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费用)
成本费用(即冲减已发生相关成本费用)
注4:政府补助同时符合规定条件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但相关支出则不得税前扣除,也不得计算加计扣除。
注5:政府补助若与“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收入或者数量直接挂钩,则依法缴纳增值税;否则不征收增值税。
五、留抵退税
留抵退税,所退还的其实是期末尚未抵扣的留抵进项税额,则冲减进项税额即可。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注6:留抵退税之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附征税费计算依据随之扣减。
六、代征代扣税款手续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者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注7:按照目前税务机关主流意见,代征代扣税款手续费应当依据“经纪代理服务”计算缴纳增值税。
若有其他财税问题,可关注“草木财税”,直接留言咨询,专家权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