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款项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大往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很好理解,但要提前理解这两个应收账款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虽然应收账款中包含了“收款”二字,但它是一个负债科目,而预收账款中包含了“付款”二字,但它属于一个资产科目。所以,当把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放在一起时,人们往往会陷入一片混乱,尤其是涉及到这些科目之间的重分类和套期保值时,就更麻烦了。有时候在往来账户核算比较乱的情况下,如果人员对这些项目没有清晰的了解,进行调整会很麻烦。
今天老三简单说说这六个活期账户的重分类和套期保值。对于经常账户的套期保值和重分类,在进行调整时,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调整:
1.往来账户同时与同一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挂钩,需要进行套期保值。
2.经常项目单个账户期末余额为负数,需要重新分类。
3.会计交易时,企业会计需要重新分类。
第三个孩子先把这六笔交易分类,撇开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在做稿的时候,这两个科目的工作人员一般在重新分类调整上没有问题,主要是应收、预收、应付、预付这四个科目,根据公司是供应商还是客户可以分为两类:“两收两付”。
公司是供应商(“两收”):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
公司是客户(“两项支付”):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
“两张收据”
“应收账款”是公司需要向客户收取的款项,所以挂靠在“应收账款”核算上,“预收账款”挂靠在“预收账款”核算上,是“两收”
我们会发现,当需要对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用负数进行重分类或套期时,基本上就是这两个科目之间的重分类和套期,即重分类和套期基本上存在于“两个收款”之间。让我举几个例子:
例1:期末甲公司应收到乙公司100万元,同时乙公司应预收100万元。此时,在调整时,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需要进行套期:
借:b公司预付款-100万。
贷:应收账款-b公司100万。
例2:期末甲公司应收到乙公司款项-100万元,需提前重分类为应收账款。调整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b公司100万。
贷款:预付款-b公司100万。
例3:A公司期末预收B公司款项100万元,这部分应收账款需要重分类为预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b公司100万。
贷款:预付款-b公司100万。
从上述三个重分类或套期的调整分录来看,都是两笔收款之间的套期或重分类。如果对方公司只是本公司的供应商,本公司与对方公司之间的交易一般只会以“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进行核算(此处不考虑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如果对方公司只是本公司的客户,本公司与对方公司之间的交易一般只会用“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进行核算(此处不考虑其他应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如果对方公司既是本公司的客户,又是本公司的供应商,这种情况下的核算可能会相对“混乱”,要看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
但大多数情况下,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是负向重分类或套期的,基本存在于两笔收款之间。
“两次付款”
“应付账款”是公司需要支付给供应商的钱,所以它与“应付账款”会计相联系,并“预付”
我们会发现,当需要对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进行重分类或套期时,基本上是这两个科目之间的重分类和套期,即重分类和套期基本上存在于“两个付款”之间,举几个例子:
例1:甲公司期末应支付乙公司100万元,同时预付乙公司100万元。此时,在调整时,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需要进行套期:
借:应付账款-b公司100万。
贷款:预付款-b公司100万。
例2:A公司期末应支付B公司-100万元,这部分应付账款需要重分类为预付账款。调整分录如下:
借:b公司预付款-100万。
贷:应付账款-b公司100万。
例3:A公司期末预收B公司款项100万元,这部分应收账款需要重分类为预收账款。
借:b公司预付款-100万。
贷:应付账款-b公司100万。
大多数情况下,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是负向重分类或套期的,基本存在于“两笔款项”之间。
另外,有些朋友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两次收款”的例2和例3与“两次付款”的例2和例3的调整分录完全一样。的确,是一样的。当往来账户期末余额为负数进行重分类时,负数最终会变为“0”,所以会出现这个结果。
以上是对应收、应付、预付款之间的重分类和套期保值的说明。
在实践中,有一种重分类的特殊情况,即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会计(即往来账户的科目不正确)需要进行重分类和调整,例如:
例1:A公司本期向供应商C租用场地,并支付定金10万元。通过“预付账款”的核算,这部分“预付账款”需要重新分类,调整为“其他应收款”,调整分录如下:
借方:其他应收款100,000。
贷款:预付10万。
例2:甲公司本期向母公司借款1000万元。通过“预付款项”的核算,这部分“预付款项”需要重新归类为“其他应收款”,调整分录如下:
借方:其他应收款1000万。
贷款:预付1000万。
例3:甲公司本期将自有房屋出租给乙公司,收取定金10万元,甲公司将其转入“预收账款”核算,需调整为“其他应付款”核算。调整分录如下:
借条:预付10万。
借款:其他应付款100,000。
关于企业的会计处理,当对往来账户进行重新分类和调整时,并没有一定的规律。要看企业具体情况,按照正确的核算进行调整。
以上是对往来账户套期和重分类的介绍,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复杂得多,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或客户、供应商较多,交易频繁的企业,往往耗时较长,而且往来账户的重分类调整和套期往往受企业财务人员水平和会计处理习惯的影响。
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甲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00万元(未经)如下:
应收账款-B公司100万
应收账款——丙公司200万
应收账款-D公司-100万
甲公司“预收账款”期末余额600万元(未经)如下:
预收账款-E公司700万
预收账款-公司400万荷兰盾
预收账款-G公司500万英镑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制作“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张收据”)的底稿时,需要对期末余额为负的部分进行重分类:
负应收款项的重新分类:
借:应收账款100
贷:预收账款100
预先收到的负数的重新分类:
借方:应收账款500
信用:预付500英镑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未经的应收账款金额负数重分类调整金额其他调整金额=200 100 500 0=800万。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未的“预收账款”金额-重新分类调整的负金额
如果公司客户很多,对方单位负数多,核算混乱,这时候调整会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