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由(薛)薛为大家收集整理发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快速了解一下吧!
无论哪种方式:
一、借:应收账款贷:坏账准备。
然后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
二、合并:借款:银行存款贷款: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2500
贷款:坏账准备2500
我们所学的是“资产减值损失”。我不知道你的怎么归类为“管理费用”
我们先别讨论这个,
先说8500这个数字是什么。会计是连续的。因为2000年底,虽然计提了2500的坏账准备,但还是有7000的坏账,导致亏损4500。同时,由于2001年末计提坏账准备4000,会计分录为8500。
对于4000 3000是怎么来的,需要了解会计的连续性。虽然会计分录中记录了8500,但2001年末提取总额仍为800 000*=4000(元)。
为什么?因为2500-7000=-4500(元)抵消了8500。
2002年5月5日追回3000元,2001年底再加4000元就是7000元。
2002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70万*=3500元。
这时候我们有7000,换句话说,7000-3500=3500。
勾销
借:坏账准备3500
贷款:管理费3500
4000是2001年12月31日计提的坏账准备,3000是坏账收回后核销的坏账准备。
8500包括2001年计提的4000坏账准备和7000坏账后的4500坏账准备余额,8500坏账准备后的余额为4000;
年末你要减记坏账准备后的坏账准备余额,总是按照应收余额计提的金额,即年末计提金额=应收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原始余额。
坏账准备的原始余额也是预付坏账准备的余额
坏账最终根据期末的往来账龄计算。如果本年年末计算的坏账多于去年年末计算的坏账: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如果本年坏账少于上年末坏账,作相反分录: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款: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计算与去年年底一致,则无需处理。
某企业第一年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第二年坏账损失6000元,其中1000元和B各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120万元,第三年已核销的B单位上年应收账款再次收回。期末应收账款130万。
坏账准备第一年余额=1,000,000 *=3,000,假设期初为0。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3000
贷款:坏账准备3000元
第二年出现坏账损失6000元,其中1000元和b各5000元。
借方:坏账准备6000
贷:应收账款-A 1000
应收账款-B 5000
第二年坏账准备余额=120万*=3600,计提360.06万=9600。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9600
贷款:坏账准备9600
第三年,已核销的上一年度B单位应收账款5000元,再次收回:
借:应收账款-B 5000
贷款:坏账准备5000
借方:银行5000。
贷项:应收账款-B 5000
第三年坏账准备余额=130万*=3900,核销4700。
借:坏账准备4700
贷:资产减值损失4700
应收应付坏账的会计处理是:
1.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应收款项发生减值,应按拟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相反分录。
2.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经批准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坏账处理
3.已确认并转售的应收款项以后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
4.如果已经确认并转售的应收款项以后收回,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5.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核销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只是会计人员根据谨慎性的要求,按照坏账的百分比进行估计的一个事实,而实际上是否发生了就不得而知了。会计只是提前预留1万元,避免坏账的发生。第二年实际坏账6000元,意味着6000元有很大可能收不回来。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一个备抵账户,借款人登记坏账确认,如上述问题中的6000元,确认为坏账。贷款人登记坏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以及过去坏账的收回情况。比如上面问题中的6000元坏账已经收回了4000元。
企业坏账损失根据不同情况按下列* * *确认: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依法撤销的,取得破产宣告、工商注销登记证明或者吊销执照证明,或者* * *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扣除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
(二)债务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坏账核销再贷款
无继承人的应收账款,在取得相关凭证后,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3)涉及诉讼的应收款项,人民* * *生效判决、裁定认定败诉的,或者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而被裁定终结执行的,认定为坏账损失;
(4)逾期三年的应收账款,有企业依法催收的协商记录,并能确认三年内无业务往来的,扣除应付债务人的各类款项和赔偿相关责任人员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5)逾期3年的应收账款,债务人在境外且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省境内,经依法催收后仍未收回,且3年内无业务往来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催收意见或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匿、破产证明后,视同坏账损失。
满足以上条件时,及时确认核销。
坏账准备有四种: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法、销售百分比法。每个* * *的计算都不一样。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首先要确定你的公司用的是什么* * *的。如果你使用余额百分比法,你必须首先知道你的公司确定了什么百分比。根据你的描述:
2010年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坏账准备
2011年回收450次:
借:应收账款450
贷款:坏账准备450
借:银行存款450
贷:应收账款450
2011年末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余额=450=(贷方余额)
现在2011年末坏账准备是多少?
需要两个数据:1。公司2011年末应收账款总额(假设:A)。
2.贵公司坏账准备的百分比(b)
那么2011年末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a*b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确认为坏账损失,核销已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坏账准备
以上不是坏账准备的重新计提,而是企业将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时,对已核销坏账准备的转回。
坏账准备是一个应收账款备抵科目,根据你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余额以及具体的账龄来计算。现在坏账准备余额在1000元,一直没有核销。如果按照年末余额计算,就不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可以核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