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的上一篇文章(点击此处查看)中,我们了解到,当员工购买限制性股票时,公司会基于谨慎性原则将所有限制性股票的回购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
当员工购买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接受员工的钱购买股票)
贷款: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同时:
借:库存股票(限制性股票数量*回购价格)
贷款: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接下来学习公司在等待期间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
限售股的等待期通常是几年,期间公司需要正常向股东分红。获得限制性股票的员工也是公司的股东,因此也有获得分红的权利。
但由于限售股仍处于锁定期,不属于正常股份,公司在向员工发放限售股时,会在合同中约定是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撤销已发放的股息,也就是说已发放的股息可以收回。
根据员工是否可以解锁,分红是否可以撤销,有四种组合:
预期可解锁股利是可撤销的,预期可解锁股利是不可撤销的,预期可解锁股利是可撤销的,预期可解锁股利是不可撤销的。
在学习如何处理这四种情况之前,先做一些基础工作。
公司每年实现各种收入和费用后,到年末,这些收入和费用都要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将本年所有收入和费用汇总后,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即从利润表结转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
接下来,盈余公积的提取和股利支付从利润分配科目中分配。分配后,利润分配科目的剩余部分为未分配利润。
其中,公司决定向股东分配股利时,会计分录为:
借方:利润分配——现金股利或应付利润
贷款:应付股利
次要科目起到解释和区分来龙去脉的作用,不必过于纠结。提取盈余公积的,对应的二级科目为“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当公司实际向股东支付股利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股利。
贷款:银行存款
接下来,我们逐一来看四种情况的会计处理。只有当公司决定向持有限制性股票的股东分红时,实际分红时的分录才是相同的,即“借:应付股利,贷:银行存款”。以下仅对公司决定分红时的分录进行说明。
因为这种情况有望解锁,解锁后就是公司的正常股东,所以持有限售股的股东和其他股东对待分红的方式是一样的,也就是和上面铺垫的方式一样。
借方:利润分配——现金股利或应付利润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当员工购买股份时,公司完全确认因回购义务而产生的负债。现在这种情况就是现金分红是可以撤销的,也就是公司有权在未来收回,所以即使未来真的要回购,公司也可以用已经支付的现金分红抵消部分回购款,相当于提前支付了部分回购款。
也就是说,在支付了可撤销的现金股利后,公司的回购义务减少。此前,所有负债均已确认。现在只需要用相反的分录冲销已支付的现金股利对应的金额,也就是减少了回购义务。
因此,当公司决定向限售股股东分配股利时,需要同时抵消部分回购义务: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分配现金股利)
贷款:库存股票
如果最终按预期解锁,则足以用相反分录转回剩余的已确认回购义务;如果预测不正确,员工未能解锁,确实需要回购,证明之前确认的回购义务是正确的。
借方:Profi
这种情况下的分录与第一种情况“预计解锁撤销”相同,原因同上,倒冲回购义务只比第一种情况少一条分录。
原因是,在这种情况下,支付的现金股利是不可撤销的。如果限制性股票的股东未来不能解锁,支付的现金股利无法返还,因此不能用于冲抵当时需要支付的回购款,所有回购款将在未来支付,冲抵其他应付款。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限售股股东不是正常股东,相当于八字不合,现在也没指望解锁,意味着这些员工不能修成正果,成为正常股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股东,你就没有分配利润的资格,也就是你不会通过利润分配的主体来分享利润。
虽然预计不会解锁,但限售股员工毕竟还是属于股东的。现在现金分红是统一发放的,还需要分红,所以出借人是应付股利。只是因为预计不会解锁,所以不会从利润中支付这笔钱,用来冲抵公司未来要支付的回购款(因为预计不会解锁,所以需要回购)。
由于现金股利可以撤销,现在支付了现金股利,以后可以少支付回购金额,减少了支付回购金额的责任义务,因此借款人冲减其他应付款。
在这里抵销回购义务时,为什么不“借:其他应付款,贷:库藏股”?
因为这里预期是可解锁的,所以证明了公司在员工购买限售股时确认回购义务时的“借款:库藏股”是正确的。如果库藏股在这里被贷方减持,它们将再次成为“借:库藏股”,因为它们预计将被解锁。
为什么第一种情况可以“借其他应付款贷库藏股”?因为这种情况有望解锁,公司不需要回购,所以之前确认的回购义务要用相反的分录进行转回。
借:管理费等。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和第三种情况一样,借款人不属于利润分配,因为预计其不可解锁,无法成为正常股东,没有分配利润的资格。
那为什么不核销其他应付款呢?因为这种情况是现金分红是不可撤销的,没有回报的,不会因为现在支付了现金分红就可以少支付回购。
能享受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的人一般都是高管。因为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是股东,支付的红利不能撤销,所以视为支付。
在《应付职工薪酬》的章节中,我了解到支付管理人员工资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贷:应付员工工资”,所以这里的借是管理费用。如果是生产部门的员工,就是生产成本。
和第三种情况一样,由于无法解锁,证明之前确认的回购义务是正确的,所以这里不涉及库藏股。
总结等待期支付现金股利的四种情况:
1.决定支付股息时:
2.实际分红时:(四种情况都一样)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如果需要电子版,可以自己下载。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给我一个赞,不胜感激。
我是平潘,欢迎关注我,只分享白话文干货和学习方法。
CPA系列——工具白话
长期股权投资本地注册会计师系列——
CPA系列——合并财务报表授予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会计分录
授予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的规定。
对于这类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计划,向员工发行的限制性股票已办理登记等增资手续的,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员工缴纳的认购款确认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银行存款(员工支付的认购款)
贷款:上海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认购与股本之间的差额)
同时为回购义务(作为购买库藏股)确认债务,根据发行的限售股份数量和对应的回购价格计算确定的金额。
借:库存股票
贷款:其他到期应付的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包括不满足条件需要立即回购的部分)。
上市公司应综合考虑限售股锁定期、解锁期等相关条款,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相关规定判断等待期,并进行股份支付相关的会计处理。因回购义务而确认的负债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工具确认和计量》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上市公司不符合限售股解锁条件,需要回购股份的,按照应付金额。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股票回购义务。
贷款:银行存款
同时,根据注销限售股数量对应的股本金额,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贷:库藏股(库藏股的账面价值对应于被注销的限售股数量)
上市公司符合无回购解锁限售股条件的,应当计算解锁股份对应的负债的账面价值。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股票回购义务”
贷:库藏股(解锁该股票对应的库藏股账面价值)。
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