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会计分录,会计就不再是问题了。
原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大部分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一般通过“应付职工款项”科目核算。
1 .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的服务和工资标准,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工资总额,并按照收入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金成本。条目如下所示:
借:管理费——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工资
R amp; ampd支出——工资等。
贷款:应付员工工资33,354。
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按每月应缴纳的社保公积金部分计提,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社保公积金
销售费用——社会保障公积金
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社会保障公积金
R amp; ampd支出——社会保障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工资——社保公积金(单位应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
2签发或汇款时
一般情况下,企业发上个月的工资,次月交上个月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这里我们假设社保是在工资发放后缴纳的,工资发放时应做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33,354。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个人应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个人工资和福利应代扣代缴)
银行存款
工资发放完成后,缴纳社保时应做如下分录:
借方:应付职工——社保公积金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障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 .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处理
第一种处理方式:先计提拨备,再“支出”。如果“支出”没有完成,在企业所得税最终汇算清缴时会有纳税调整,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基金”科目会有贷方余额。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提取时根据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金成本。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销售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R amp; ampd支出33,354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工资33,354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8的标准)。
备注:2018年1月1日起,一般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由2.5提高到8。
消费时(如财务人员参加财务培训)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基金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一般纳税人在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时取得专用票证,可按规定抵扣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定额备用金)等。
第二种处理:只有在“支出”时才计提,计提根据收入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金成本。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内,无纳税调整,“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基金”科目无余额。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支出时的会计分录(例如,财务人员参加财务培训)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销售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R amp; ampd支出33,354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工资:33,354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多少计提多少)。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基金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一般纳税人在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时取得专用票证,可按规定抵扣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定额备用金)等。
4福利会计处理
只有当它是“支出”时才应计。计提计入当期利润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计提多少“支出”)
支出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
贷款: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定额备用金)等。
5.月末转出多缴增值税和未缴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当月计提未缴增值税。
借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转出多付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付增值税)
6、网上申报然后缴纳印花税,账务处理如下:
借:税和附加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款:银行存款
如果印花税直接从税务机关购买,会计处理如下:
借:税金及附加贷款:库存现金。
7、增值税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扣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采购分录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
(2)增值税抵扣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免税)
贷款:管理费用-办公费用
仅供参考,小陈税务青岛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