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的货款属于主营业务收入范畴,应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如果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分录?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销售商品收货付款录入的处理
1.一般纳税人
借:银行存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
借:银行存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建筑业提供工程施工服务收入、服务业提供服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损益类,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或减少。本科目期末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期末不应有余额。
销售商品运输费用的会计分录
如果由卖方承担:
借方: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如果预付的运输和杂费由买方承担:
借方: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销售商品退货的会计分录
1.当销售实现时
借方:应收账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发出销售退货时。
借方: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收账款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亏损不仅可以用税后利润弥补,也可以用盈余公积弥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如何写会计分录?
1.当企业使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2.当盈余公积在年末结转以弥补亏损时: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何理解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各种积累资金,是指税后利润所得的积累,留在企业中,有特定用途。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
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个是法定盈余公积。上市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是任意盈余准备金。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根据股东会决议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或行政法规为依据,后者由公司决定。
弥补损失的方法
1、企业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的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继续弥补。
2、企业亏损,前5年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弥补。
3.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用盈余公积金弥补。
用税前利润或税后利润弥补亏损,不需要特殊的会计处理。只要将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和借方余额自然抵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