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是什么意思?
预留款项作为准备,即估计损失。
准备金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入资产的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借方在利润表中记为当期减项),借出资产的减值准备(贷方在资产负债表中记为资产类备抵项目)。)
资产质量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简称拨备率),是衡量拨备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贷款拨备率(简称贷款分配率,用于观察贷款总额的拨备提取率)。
拨贷比=拨备/贷款总额=(拨备/不良)*(不良/贷款总额)=拨备率*不良率。
2018年后,拨备覆盖率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调整为1.5-2.5。
2019年要求:企业计提损失准备原则上不超过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两倍。超过2倍的部分,年终全部恢复到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这些超额准备金放开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未分配利润的增加,要么分红比例提高(提高银行的股息率),要么利润留在银行(增加一级资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后,对补充资本的需求将减少,投资者股权被再融资稀释的风险也将降低,行业投资的吸引力将增强。
因此,评价银行资产质量,一方面需要看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拨备率,另一方面需要监测银行的风险敞口,主要看不良率。
商业银行应对周期性变化的有力工具是拨备。拨备不仅是安全垫、隐性资产,也是监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