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日常的生产经营离不开原材料的投入,生产车间和仓库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定期采购原材料。那么外购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呢?
外购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处理
1.货款已经支付,发票、单据、资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2.款项尚未支付,发票、票据、资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3.货款未支付,发票账单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估计条目: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预计应付账款
下月初收到发票账单时,用红色写会计分录,然后再写新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预计应付账款
贷款: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4.货款已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材料接收、验收并入库:
借:原材料
借出:在途材料
当计划成本用于仓储业务时:
发票和材料同时到达(发票已到达,材料未到达)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款: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同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
贷款: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者: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款: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
材料到了,但是月底的发票账单还没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预计应付账款
注:下月初,将进行反向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预计应付账款
贷款:原材料
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核算是什么意思?
日常核算可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计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计划成本信息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1.在“原材料”科目中,在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要点),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要点),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2.借记“材料采购”科目,登记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贷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如果借方大于贷方,说明成本超支,将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如果贷方大于借方,则表示节约,将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重点,不包括未入库的),借方登记成本超支的差异,材料应承担的节约的差异;出借人登记的节余与应由发放的材料承担的费用超支之间的差额。
如果是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即成本超支的差额);
如果是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即节约差额)。
涂画教育
以上都是关于外购原材料的会计分录。更多消息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这篇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