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日,某企业取得一张面值2万元、期限3个月的应收票据。当年6月,即票据到期前两个月,企业以12的贴现率将票据贴现给银行。
1.计算票据的到期价值、贴现利息和净贴现。
2.准备会计分录
3.贴现票据无计息票据,年利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计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净贴现,编制会计分录。
4.贴现票据到期,付款人按期还款时,贴现企业应在应收票据备查簿中予以注销。如果付款人到期未能付款,编制贴现企业的会计分录。
5.贴现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的,编制贴现企业会计分录。
1.到期值=20 000
贴现利息=20 000*(12*2/12)=400。
净折扣=20 000-400=19 600
2.折扣输入:
借方:银行存款19 600
财务费用400
贷:应收票据20 000。
3.到期值=20 000*(1 10*3/12)=20 500。
贴现利息=20 500*(12*2/12)=410
净折扣=20,500-410=20,090
折扣输入:
借:银行存款20 090
贷:应收票据20 000。
财务费用90
4.如果付款方没有到期付款,贴现企业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20 500
贷款:银行存款20500。
5.如果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贴现企业的会计分录应编制如下:
借:应收账款20 500
贷款:短期贷款20500元。
甲公司以20000元的价格向大华公司销售一批M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采购单位支付的运杂费为20000元,委托银行收款的手续已经办理完毕。准备会计分录。
销售商品和收款时准备会计分录。
销售商品时:
借方:应收账款43 400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20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 400
银行存款20 000
收到付款后:
借方:银行存款43 400
贷项:应收账款43 400
企业销售一批产品,按价目表标明的价格金额为10万元,买方可按规定享受1的商业折扣。金额1000元,卖方应收账款99万元。销售产品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并作会计分录。
收到货款时准备会计分录。
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990 000*(1 17)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99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90 000*17
收到付款后:
借方:银行存款990 000*(1 17)
贷项:应收账款990 000*(1 17)
某工业企业销售100件产品,单价200元,增值税税率17,规定的现金折扣为2/10,n/20。交付产品并完成收集程序。准备公司会计分录。
10天内付款
20天呢?
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23 400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20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 400
10天内付款:
借:银行存款23 000。
财务费用400
贷项:应收账款23 400
20天付款:
借:银行存款23 400
贷项:应收账款23 400
长江公司1999年年末应收账款60万元,年初坏账准备余额为零。2000年坏账损失7800元,其中A企业5000元,B企业28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0万元,2001年已出售的B企业应收账款再次收回,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5万元。提到的公司坏账准备的比例。
1999年底: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6 000。
贷款:坏账准备6 000。
2000年:
借方:坏账准备7 800
贷:应收账款-企业A 5 000。
企业B 2 800
此时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1 800,则年末坏账准备为7 000 1 800=8 800。
借方:资产减值损失8 800
贷款:坏账准备8 800
2001年:
借:应收账款-企业B 2 800
贷款:坏账准备2 800
此时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2800,8800=11600,p
根据购销合同的约定,企业于9月10日预付5000元购买企业A。9月25日收到供应商提供的货物和发票,发票上注明价格5000元,增值税850元。10月23日,企业将余额支付给企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