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之间的差异和汇率波动的结果是汇兑损益。我们在进行汇兑损益时,要注意货币汇兑的情况,通常包括在银行存款、财务费用等科目中进行核算。那么如何调整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呢?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
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结汇时
借方: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数)
借方:财务费用(借方与贷方的差额,如果借方小于贷方,则为汇兑损失,以蓝色表示,如果借方大于贷方,则为汇兑收益,以红色表示)。
贷款:银行存款(外币按汇率以人民币计算)
购买外汇时
借方:银行存款(人民币数字根据汇率以外币计算)
借方:财务费用(借方与贷方的差额,如果借方大于贷方,则为汇兑收益,如果借方小于贷方,则为汇兑损失,以蓝色表示)。
贷款: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金额)
每个月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的汇率是当月做账时使用的汇率,下个月的第一天会有新的汇率。这时候就需要按照新的汇率计算账面上的外币折算成人民币的金额,调整账面数字。调整数字时的差异是汇兑损益。
另一种情况,外币与人民币兑换时,由于银行采用的价格与账面上的汇率不一致,差额就是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也称为汇兑差额,是汇率波动的结果。企业在进行外币交易、汇兑业务、期末账户调整、外币报表折算时,是由于不同币种的汇率核算或同一币种的不同平价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差异。简单来说,汇兑损益就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中,由于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1.收汇时做账;
借:银行存款(外币)
贷款:应收/付款
2.结算的时候已经做了。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贷款:银行存款(外币)
3.此时,外币金额已经与银行账单一致。
4.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收外汇时的汇率和结汇时的汇率不一样,你换的人民币也不一样,所以调整的是
借:财务费用
贷款:银行存款(人民币)
汇兑损益会计分录的扩展情况;
2007年7月1日,某企业向美国出口一批产品,应收账款100万美元。目前的即期汇率是1美元=7元人民币。20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尚未收到,当期即期汇率为1美元=人民币。2008年1月15日,企业收到应收账款,并按规定办理了结算手续。本期即期汇率为1美元=人民币。会计处理如下:
2007年7月1日,
借:应收账款33,354美元,应收账款7,000,000美元。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700万。
2007年12月31日,
借方:财务费用10万元。
贷:应收账款:33,354美元,100,000个账户。
2008年1月15日,
借方:银行存款6800000。
财务费用10万
贷:应收账款:33,354美元,账款690万。
我们都知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会计教练薛为大家扩充了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我希望你在学习如何调整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时,能够更容易理解它们。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下面的链接,免费领取会计入门资料包!
滴滴滴滴!把会计入门资料包免费带回家!